五年级数学《折纸》说课稿怎么写?( 四 )


三、突出自主建构说学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
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尝试、推导、概括形成计算法则 。具体学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练习巩固法等 。
四、突出互动共促说流程:
(一)再现生活,游戏引入
1、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背景音乐 。
2、师:羊村村长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看它们的动画片,想邀请我们去羊村参观,想去吗?让我们开着满载口算题的火车出发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调动了他们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使其在课始便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
(二)激发兴趣,活动促参与
课标指出:学习是自主的高效活动 。学习是基于一定起点的活动,教学活动以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为主线,鼓励学生自主规划学习,积极体验学习过程,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1、创设情境:
师:羊村大门口张贴着什么呀?
(羊村公告:今天羊村要举行趣味竞赛活动,为防止灰太狼进入破坏,凡进入羊村的朋友在参加“折纸活动”后方可取得入村通行证 。)
2、师生共同折纸 。
3、展示学生作品 。
4、根据折纸活动情况,列出自己喜欢的算式 。
5、给所列的算式进行分类 。
【五年级数学《折纸》说课稿怎么写?】6、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发挥“鲶鱼效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多样展示、尝试解决、合理分类、感悟方法”等丰富的“脚手架”中触摸知识原型,感受数学的魅力 。这是活动化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设计学生适宜的活动,学生能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
(三)激活经验,合作中探究
1、合作尝试,探索算法 。(合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道你们喜欢的算式,试一试 。)
2、反馈交流,展示算法 。
3、规范建构,内化知识 。师生共同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4、应用练习,接受挑战 。(1)指名板演 。(2)全班交流 。
(本环节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北京,以“尝试探索、交流展示、规范建构“的流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而且通过交流、反馈,使他们的自主建构在活动中不断得到自我修正 。同时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进行一定程度的培训,促进学生协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