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折纸》说课稿怎么写?

一、说教材和学情
《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上一个单元里又掌握了通分的技能 。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都已具备,在这节课里,重点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解决问题 。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建立学习自信心 。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正方形纸片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巩固应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思维的主线,学生先想先做,老师后讲后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 。在主要运用引探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和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具体学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练习巩固法等 。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复习导入,铺垫孕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巧设练习,巩固新知课堂评价,师生小结等五大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