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父亲和鸟》说课稿怎么写?( 七 )


4、抓住课文最后一句的留白,展开合理想象,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文章对话描写突出,因此我准备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为重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另外,我将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来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之情这一难点 。
科学合理的教法学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并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了体现语言运用的学科特点,我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勾画圈点的学习方法深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以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
本课计划分两课时完成 。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记生字,会写四个字 。
2、标清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如“喃喃”、“生怕”等 。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处对话,用横线标出“我”的话,用波浪线标出“父亲“的话,通过练读人物对话体会课文大意 。并重点解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确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为下节课的细致讲解做出铺垫 。
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阅读过程 。第二课时则着重引导学生经历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的回归,为此我设计了复习导入,再读感悟,细读文本,情感升华和写字五个环节 。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
课件出示小鸟图片,告诉学生小鸟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让学生猜一猜,点击图片,每只小鸟身后都出示一个上节课所学字词,加以认读 。可爱的小鸟形象紧扣课文题目,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整体交付,再读感悟 。
“读整篇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 。由于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在此我交付一个整合问题: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明确阅读方向,有理有据地回答 。根据我对我班学生的了解,他们会在课文中找出父亲非常了解鸟的几处依据,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理解较慢的学生,并找出找到课文依据的学生,为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伏笔 。
三、细读文本,心灵沟通 。
通过再读感悟,学生会认识到父亲对鸟是十分了解的,因此父亲不是猎人,鸟就少了一分危险,这就初步解决了再读感悟中提出的问题 。基于此,父亲了解鸟的几处依据,就成为了细读文本的具体脉络 。
首先、针对第3—8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父亲看动静、闻气味就只知道林中有鸟,并板书关键词 。继而提出问题:“父亲太厉害了,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先由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 此处我会重读“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喃喃”,引发学生思考父亲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然后以这样的句式问学生“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他看到了……什么……用鼻子闻了又闻,他闻到了……什么……”然后他们会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的第四到八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来填充我的问题 。进而再引导学生揣摩第四自然段中的两个“没有”的作用,即从“我”和父亲的对比中发现父亲对鸟的观察细致入微;第五自然段中的“生怕”一词所表现出的父亲对鸟的爱护,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深切感情,并带着这种感情找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