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三顾茅庐》说课稿怎么写?( 四 )


这最后一折是送礼 。这个送礼更是有讲究了 。你送,人家诸葛亮清高不受 。怎么办?看刘备怎么说:“这不是聘大贤的礼品,只是表明我个人的一点点心意而已 。”如此,孔明才接受 。
至此,教师可以明确:对刘备形象的塑造采用的手法以语言、动作描写为主,表现了刘备宽宏的气度和礼贤下士的品质,以及他兴复汉室的诚挚之心 。
那还有哪些是“为辅”的呢?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情节中关、张二人的作用 。我提出这样的讨论问题:“同去邀请诸葛亮,面对这些波折,关张二人有怎样的言行呢?这样刻画关张二人有什么作用?”
我们看文中的关、张二人的言行 。第一次请诸葛亮不遇,刘备与崔州平,聊了很长时间,张飞抱怨刘备“闲谈许久”,并无他言;第二次去隆中张飞抱怨天冷;第三次连关羽都觉得过分,认为那诸葛亮不过徒有虚名,不敢见而已 。认为刘备礼遇太过了 。张飞更直接,干脆我拿个麻绳把他捆来算了 。
这些言行,从侧面更显出刘备非凡的识人智慧 。教师可以总结,通过与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态度的对比,侧面烘托了刘备善识人才,渴求贤才的特点 。
4、探究主题:
任何作品都是社会的反映,绝不是空中楼阁 。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许多作品只有在了解了它产生的背景后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与感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地概括作品的.主题 。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设计了讨论题:“作者为什么如此刻详尽画刘备的诚意与谦恭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我从三个角度回答 。
第一原因,就是小说一定要好看,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意义,而《三国演义》中的这段“三顾茅庐”,不管真假,确实好看,小说的特点决定的 。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整部小说“尊刘”的情感基调服务,为小说的主题服务 。这是由整部小说的思想情感决定的 。
我想重点说说第三原因,此时应该给学生一点关于作者的资料和写作的背景信息 。我认为传统的语文课一上课老师就将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等知识展示给学生,尤其像这样的大部头作品,介绍的文字量相当的大,可是那时候学生并不知道哪些重要,学习这一课需要哪些背景知识,所以老师介绍的这些但对这一节课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大用 。而在探究主题的环节中给一些必要的作者介绍,学生会有恍然大悟之感,这就达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了 。比如这个问题,此时我给学生关于作者罗贯中的背景知识 。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章胜利了,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就把自己比做诸葛亮了,希望自己得遇明主,建功立业,这不就是把自己的理想融到作品中吗,这不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