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份耐看的商业计划书怎么写?

如何写出一份耐看的商业计划书
在你融资约见投资人前,很多投资人都会说:“把你们的BP发过来看下 。”
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讲,商业计划书是融资必备的敲门砖,每个公司创业者都需要思考自己公司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然后根据自身的公司的特点创作自己的商业计划书 。
事情只有想得清,才能做得清,一份经过细心打磨的商业计划书,不仅仅是对投资人的尊重,更是对自我创业初衷的肯定 。而一份适宜的商业计划书更有利于交流,让投资人对你的项目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到精髓,使后续的交流更高效 。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和研究中国公司融资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了公司为了达到股权融资目的而撰写商业计划书的“五要五不要”原则,希望与大家分享 。
要简洁,不要绕弯子
笔者总结出了一条商道铁律:没有做不成的买卖,只有谈不拢的价格 。
也就是说,任何交易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定价!融资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资金,关键是公司股权的定价,即决定引进多少资金,出让多少股权给新进入的投资者 。可以说,商业计划书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支持这个结论的 。
每份商业计划书前面都有一个摘要(ExecutiveSummary),原文的意思是一个将内容浓缩的总体摘要 。由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原因,有的业内人士将其翻译为“执行摘要”,的确有些令人费解 。在此,咱们暂且不用理会它,叫什么名称,毕竟不是最重要的 。
在摘要中,应该简要描述公司名称、资本规模与股权结构、主要团队成员、主营业务、当前市场地位及发展方向、历史与未来预期业绩、公司股权估价结构、融资方案(吸引外部投资额及公司拟出让的股权比例) 。尤其是那些向风险投资机构到处递交商业计划书的处于初创时期的新兴业务公司,一定要简明扼要地把自己公司的“卖点”表达清楚 。
商业计划书正文各级标题,最好用高度归纳本部分核心内容的句子进行总结,如在描述市场地位时,可以用诸如“国内、国际市场规模年均增长将达50%和30%”、“最近三年市场份额平均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稳居行业第一”之类的完整句子,而不是需要读者读完全文才能明白的词组作为标题;最好在紧接着每一个大标题后面有一段对本部分内容进行高度总结的摘要 。
按照惯例,这些投资机构所收到的商业计划书一般都是先由投资经理阅读筛选,除非融资者有此类机构高管人员关系,否则是很难获得直接面谈机会的 。这正是简洁不绕弯子的必要性所在,只有如此,才能过得了投资经理这一关 。
要注重自身市场能力,不要泛谈市场总体状况
有的公司在商业计划书中,对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或产品市场进行分析时,往往会阐述产品的市场规模如何大,发展前景如何光明,惟独没有说明他们公司自己在这个市场的当前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