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情况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六 )


调查表明,农村学校校本研修资源不足,一是校内资源不足且开发不够,特别是学有专长、教有风格、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更显不足 。二是校际资源利用不充分 。学校之间交流仅限于上级组织到区直校听课等活动,缺乏有效措施,实现有限资源的校际共享 。校本研修虽然主要是在教师任职学校内部开展的 ,但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 。校际互动可以有效实现校本系统之间的信息与能量的联系与交换 。加强校际交流,实现思想观念、物质资源的共享,对于激荡教师思维,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种整合学校力量,定期开展的学科教学研讨,令双方教师彼此受益,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三是教师培训机构介入不深,影响不大,没有发挥主导的功能,最缺乏的是“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 。校本研修的目标是使教师成为教学研究者,要有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 。可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的能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小学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积极性是有的,教师也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校本教研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研究,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主要是以教师课堂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没有发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功能 。
实践证明,农村小学通过开展校本研修,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转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是,从实际水准来看还处于初步的摸索、尝试阶段,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对培训的认识没有真正到位,没有把校本研修作为学校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活动,而是等同于日常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的各项培训管理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口上,就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有的学校缺乏对学校发展目标的分析,也缺乏对教师培训需求的分析,没有分层分类的要求,盲目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加重了教师负担,导致教师职业倦怠;还有的学校由于学校人员少、校点分散、财力有限,没有较好的研修资源,只能因此而放弃很多较好的研修设想 。
校本研修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我们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相关理论,才能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 。为此,应提高对校本研修内涵、基本要素等的认识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是利用学校这个教师工作、成长的职场,把校本研究和校本进修结合起来,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修,以修促研,提高教师素质以提高学校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教师培训模式 。其主导思想是基于学校,立足教师,源于课堂,研究真实的问题,创新真实的做法,追求真实的成效 。因此,学校要倡导一种教师研修、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问题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同时,学校要统筹协调,建立同伴互助、知识共享的机制,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提供平台 。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让教师更多地感受到教研的快乐 。这样才能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并且有共性实用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把自下而上形成的问题和自上而下形成的问题,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校本研修的课题 。在广泛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问题解决、行动跟进的一些具体策略和措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成功经验,创新教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