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鸟的天堂》教学反思如何写?( 九 )


六、教法分析
1、本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奇丽的“天堂”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语言表现形式简洁,有节奏,有乐感,谱写的是一曲动人的生命力的赞歌 。因此,我将借助多媒体机器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画面再现情境,用导语创设情境,用朗读感受情境,渲染情境,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以此优化全文的教学情境 。
2、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悟情 。教师的范读,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 。学生的多层次读,旨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语言,陶冶情感 。
七、教学过程:
1、解题 。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的美好、快乐的地方) 【设计意图】:解题,激趣,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巴金爷爷?(指名答) 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资料书解决障碍 。
3、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
【设计意图】: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词,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设计意图】:边听边思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2、听完教师范读后,学生回答思考题 。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 (作者去过“鸟的天堂”两次 。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 。第二次看到了许多的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 。)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比较,使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
三、自由读课文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
2、会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
第二课
一、检查初读,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那些内容? 师结合回答板书:(第一次:大榕树,第二次:鸟)
2、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 。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体会新课标的的要求 。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围绕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