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送友人》优质教案格式怎么样?( 七 )


学生:“横”、“绕”
老师:好在哪里?——(学生疑惑) 。
老师(引导):首先要看这两个动词前后分别连接的是什么词 。比如说“横” , 前后连结的是名词 , 综合考虑 , 然后再跟“绕”的运用对比 。
学生10:“白水绕东城” ,  水是动的 , 那应该是“绕”把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吧 。
老师:说得很好 , “横”呢?
学生8:“横”描绘出了山的静态 。
老师:动静结合 , 相得益彰 。
学生11:老师 , 这样看来 , “一”和“万里”也应综合考虑了 。也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 , 有一种惜别之情 , 而“斑马”又增强了这种感情 。
老师:对 。大家的发言很精彩 。着首诗在同学们的积极探讨下越来越清晰了 , 所以我们通过品味诗歌语言 , 就能够了解诗人 , 就能与他们进行时空对话 。其实这里所说的名词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 , 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意象语言 , 那么 , 什么是意象呢?大家已经体会到 , 它首先是客观物象 , 其次还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 。其实还有一类语言叫做情感语言 , 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愁”、“悲”还有常出现的独“断人肠”等 , 就直接蕴寄作者的情感 。而其他的词 , 如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 我们就称他为特定词语 。鉴赏诗歌时 , 我们都应该认真品味 。
客观物象
意象语言
寄予情感
情感语言如:其他诗歌中的“愁”、
点拨与展示 :思想情感“悲”、“独”等 。
动词 , 如:这里的“绕”、“横” 。
特定词语 数量词 , 如:“一”、“万里” 。
形容词 , 如:萧萧
老师:那么 ,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能否体会出来?
学生7:用了较多的意象 , 应是借景抒情吧 。
老师:对 , 那么谁能够从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上对这首诗总结一下呢?
学生2: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老师(点拔):借什么景呢?也应具体说出来 。比如借“孤蓬”、“浮云”、“落日”、“斑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 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 , 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
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从品味语言入手去鉴赏下面一首送别诗———《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 以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为重点 。

小学六年级语文《送友人》优质教案格式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