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朵杏花如何写?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朵杏花
一、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
3、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
三、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 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 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 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
(2)指导读长句子 。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
(3) 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说说段意 。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
3. 指导朗读 。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