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怎么写?( 十 )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
第2自然段: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奔出营房拣石头 。
第3自然段:我把可心的石头一颗颗拣起来 。
第4自然段:赶车的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头 。
第5自然段:我们舀泉水洗石头,发现一块像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 。
第6自然段:“中国石”正像祖国版图——傲然挺立的雄鸡 。
第7自然段:“中国石”表面皱痕与祖国大陆地貌相似 。
第8自然段:大伙精心保管“中国石” 。
第9自然段:“赛石会”上,“中国石”赢得了“宝石”的盛誉 。战士们感到祖国就在我们身边 。
(2)引导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①内容一致或紧密相关的应归并为一大段 。(一般表现为相关的地点、相同的时间或较集中的情节 。)②个别自然段跟其他自然段既不好保持一致,也不紧密相关,有独到的意思,就多带带“提升”为一大段 。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
第二段(第2~8自然段):我拣到一块“中国石” 。
第三段(第9自然段):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 。
(3)议论一下为什么这样分段:
①第1自然段为什么需要独立成段(第一段)?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开头,它交代了两点:战士们驻守的戈壁滩上,沙海和碎石是环境特点 。因此,战士们拣石、赛石就成了他们的重要活动内容 。这一段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环境特点,又总括说明课文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石”的故事做了铺垫 。)
②为什么第2~8自然段可以归并为第二段?第9自然段为第三段?
(第二段从第2~8自然段,写了拣“中国石”的经过及大家对它的珍视 。第三段,也就是第9自然段,写了“中国石”成为大家的至宝 。从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上,也不难看出两个段落的不同:前者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地点在营房以外的大漠之上;后者是在“我”拣到“中国石”之后,已经回到了哨所,以及“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取胜和对大家的鼓舞等,是哨所里的活动 。)
[评析:不单单让学生了解怎样分段,而是在多种形式的配合下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分段,即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
(4)小结 。
根据表达的需要,文章一般都要分段 。学习分段,归纳段意,是读懂全文,领会内容的必要手段 。练习好分段、归纳段意,重要的是要先通观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再认真读懂每一个自然段,通过归并自然段,划分段落;再从自然段的归纳、提炼中,抓住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大段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