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马说》教案怎么写?(16)


3、“千里马”、“伯乐”和“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怎样?你的感觉又如何?(学生应感同身受,有感而发)
4、像这样借写它物来寄托情感、阐明道理的写法叫做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托物寓意的写法;领悟本文的思想内容 。)
合作探究争辩:世上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
五、拓展探究
1、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只会等别人来发现吗?如不然你可怎么做呢?
2、结合当今社会谈谈如何“多出人才,用好人才,人尽其才”!
六、学生当堂熟读成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
2、以《假如我是千里马》为文题,写写自己的想法 。
【板书设计】
引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惋惜) 策之不以其道(托物)
表达:怀才不遇 《马说》
本论: 食之不能尽其材 (愤怒)
控诉:埋没人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寓意)
希望:重用人才
结论: 其真不知马也 。(讽刺)
千里马 托物寓意 人才

语文《马说》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的]
一、 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
二、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寓意 。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同学们共度一段愉快的学习之旅 。虽然五寨到小河头只有10多公里,但如果要骑马来这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咱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关于“马”的文章吧 。请翻开课本《马说》 。(大屏幕显示)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1.说,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在的杂文相似 。课题可简单地理解为“说马” 。(大屏幕显示)
2.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29岁才初登仕途,但为官路上受挫颇多,怀才不遇的思想极为强烈 。(大屏幕显示)
三、研读课文【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古音为dàn,今音为shí)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
(选自《昌黎先生集· 杂说》韩愈 唐)或(韩愈文选)
【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经常有 。所以即使是名贵的马,也只能在马夫手里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