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八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

一、导入
( “伯乐相马”的成语,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 。伯乐 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 ”随便些 。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 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韩愈当然不是在仅替马鸣不平,他写这篇文章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情,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指封建统治者,而且应 该是指能够识别赏用人才的所谓明君 。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
1.思考讨论 。
(1)概括本段内容 。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 。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 。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 。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
1.思考讨论 。
(1)概括本段内容 。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 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 。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 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