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控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五 )


二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合规的贯彻执行,是以金融业务知识为基础 。合规制度的每一个项目,我们都可以从金融业务知识中找到答案,应该说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就是从源头上认识合规文化 。所以要自觉学习业务,认真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真正履行信贷业务的职责 。
三是:加强各项贷款规章制度及信贷手续的落实 。加强“三查”制度的落实,贷前调查,结合本社的具体情况,合理信贷结构,优化信贷产业,以促进信贷行为的规范化及制度化;严格货款审查环节、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给予退回,保证在贷时审查环节不存在隐患和出现漏洞;货后检查重点放在单户担保合理较多的货款户和贷款额较大的用户,关注其生产经营状况,如发现不良事态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
总之,通过这次合规教育活动,使我找到了自我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是非标准,找准了工作立足点,增强了合规办理和合规经营意识 。我通过对相关制度的深入学习,对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增强了识别和控制业务上的各种风险的抵御能力,积极规范了操作行为和消除风险隐患,树立了对农信工作的信心,增强了维护农信利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高市信用社 邹军勇 2010年11月03日篇五:企业内部控制学习体会
《企业内部控制》
学习体会
一、引言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愈演愈烈,在世界范围,重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呈上升趋势,如“巴林银行”、“安然事件”等 。这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及国内以银广夏、郑百文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会计作假事件引起了我国学界对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的重视 。在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内部控制规范建设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我国目前尚未正式提出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尚处于内部控制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在其内部控制工作中还存在经营效率不佳;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等问题 。
三、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
(一)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基础薄弱
任何实践都需要相应的理论为之指导,然而从现有的研究看,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存在封闭化、理论贫困化的状况,这与内部控制的本质要求以及实践作用很不相称 。
1、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滞后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的coso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理论,指出内部控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 。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内部控制理论 。但是我国在会计规范、独立审计准则中尚未接受这一观点 。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采用的是传统的三要素观点: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五要素在我国的会计制度、独立审计制度中都尚未引入 。五要素是内部控制理论的新近研究成果,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先进性,许多国家的理论界、各种准则制定机构、大中型企业都已接受这一观点,并按其对准则及内部控制实务进行了修改和改造,这是内部控制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国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上的滞后性,势必会影响内部控制实务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