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教学反思怎么写?( 四 )


5、查字典,学以致用 。
当出现不认识的字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请教无声的老师字典 。在拓展阅读时,有一个字学生不认识,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亲自查字典寻找答案 。我想:这样做,一是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二是培养了学生遇到生字查字典的好习惯 。
6、课后延伸,扩展到更高层次 。
课的结尾后,我出示了这则寓言的原文,我想通过这一小小的举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学涵养 。
不足之处:
1、读的少 。
本课是语文课,读书读的较少 。首先,本课实在不适合朗读,所以我就没有安排学生个别读书 。在学完故事、明白道理后我安排了一次指导朗读,但是由于我忘了,也没有读成,所以感觉本课在读书上体现的不够 。
2、注重口语训练,但没出效果 。
在本课学完课文后,我安排了讲故事的环节 。为了让学生讲得更好,我播放了《掩耳盗铃》的原文动画,并提出观看要求:看看偷钟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想法什么样,可以用到自己的故事中 。我这样安排,一是丰富学生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二是进行写作指导 。虽然蒋澍讲得很好,但她只是按照课文的内容在讲故事 。由于时间原因,我没有安排其他学生再讲,对学生失去了一次训练的机会 。课后我就思索,如果看完动画,就让学生说一说描写偷钟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想法的词语,学生再讲故事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意识地应用这些词语了 。
以上是我在教学《掩耳盗铃》一课的所思所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此为借,扬长避短,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

掩耳盗铃教学反思怎么写?


《掩耳盗铃》是语文S教第七册《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 。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门上的铃铛,当场被人发觉 。故事只有五句话,短小精悍,但却包含深刻的道理 。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并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着的深刻寓意 。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 。我教学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为下面的教学铺路搭桥 。
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在第二个环节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围绕他们提出的疑问展开讨论,合作学习,不仅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而且通过板书,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前后贯通 。
在教学的过程中,读议结合,品味感悟 。同时,我不忘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设计了改变句子的说法,句义不变及两个关联词的造句,将语文课程的词句训练落到实处 。
在本课教学中,我并没有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而是以“演一演”为主线,把本班学生最感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以表演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一遍遍地读课文,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基于教材而又再生教材,使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与想象;而激活学生的想象,无疑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