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

情之一字,在中国文化中最是动人心魄 。君不见,多少婉转流淌的诗词歌赋,都是生之于情,因情而起 。
什么是情?——心的温度 。
《世说新语·伤逝》中载,竹林七贤的王戎儿子死了,山简前去探望,看到王戎悲伤得不得了 。魏晋流行的是玄学,求的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出尘脱俗,竹林七贤又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于是山简劝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
王戎的回答,则是我见过关于情,最打动人的话 。他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山简 。
它之所以动人、之所以好,是因为讲出了情的三个境界,以及这个时代的失落之殇 。
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
文章图片


下等人,薄情
“最下不及情”,“不及情”就是无情和薄情 。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两件事:无情和薄情不是有情、深情之外的另一种存在,而是达不到有情的程度 。所以“最下” 。
薄情还是深情,与文化程度无关,与读书多少无关,而只反映着人内心的质地 。就像古人那句道破人心、洞穿人情冷暖的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
南怀瑾说,“报德者寡,报怨者多” 。社会上真正能够帮助别人,同情、可怜他人的,多是穷人 。穷人才会同情穷人,痛苦中人才会同情痛苦的人 。
读书多、有权势的人知识高、见识广,自己思想解释就越多,不愿意做的时候,他会刻意加以解释 。学问越高,思想越复杂,高学问而变成单纯专一的人,那是天下第一等人,由高明而归于平凡 。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场,在商场,在情场,都如剧场一样,是看得最明显的地方 。就像一首打油诗说的: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 。
《昔时贤文》中说:“有酒有肉皆兄弟,患难何曾见一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不正是我们成年以后,世俗常态的写照吗?
所以,人贵在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 。对此,诸葛亮曾有一则名言,可以作为我们最好的座右铭: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
这说的就是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来往,平常很平淡 。但这并不是冷漠无情;朋友碰到困难,或生病之类的事,他就来了 。平常无所谓,也许眼睛看看就算打招呼了,可是有真热情 。
说到底,是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有温度,便是有情,没有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