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何去何从读后感100字( 五 )


也正因为如此,为普朗克提供驱动力的心灵状态,在此类似于狂热的信徒或热烈的情侣所具有的那种 。那种经久不衰的努力,并不是被任何指定计划或目标所激励的,他的昂扬斗志来自于一种灵魂的渴望 。
可以说,普朗克是为物理学而生 。
本书大多内容都在思考和探讨“科学是什么?科学何去何从?”这是很多人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哪怕是非从事科学研究的普通人 。如果这个科学界的哲学世界观解决不了,物理学就得不到长足发展,人类的文明也会相应地受到阻碍 。
第2章外部“世界是真实的吗?”这一节呢,再一次从标题上直接反映出了作者对自己认知边界的一些问题的困惑了,虽然普朗克代表站在这个世界上那个时代最前沿的科学家,依然有很多未解地困惑,这也是学识渊博、智力超群的人,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追求理论科学所需要的首要前提是,拥有艺术家所具有的创造性的想象力 。无论如何,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德国最著名的两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普朗克都是音乐家 。
所以,虽然这些顶级科学家遇到了一些艰难的哲学问题,但是他们还是比常人理解了更深更长远一些,所以他们更容易走在研究领域的前沿 。比如他们深知科学和艺术的和谐完美统一 。
本书的翻译翻译质量一般,中规中矩,少量地方有些不太通顺 。
同样,本书也不是一本科普读物,几乎都是原作者的原稿,需要读者拥有一定的科学和物理基础,但是通过本书,可以让读者一窥这些伟大人物的智慧 。
《科学何去何从》读后感(五):“量子之父”的哲思--直面我们的存在之谜
《科学何去何从》:量子之父的哲思,直面我们自己的存在之谜 。
在这上世纪初叶,物理学革命正渐入佳境:从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到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论,从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发现原子结构,到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把量子论与经典电磁理论结合,几乎彻底变革了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规律观和因果性在内的整个物理学概念框架和原理体系 。普朗克在他的科学史讲,如果相对论在力学领域是合适且有效的,那么我们必须要改变牛顿所表述的运动定律 。因为牛顿定律在四维参考系改变的情况下,并不会保持恒定 。从这些问题中产生了所谓的相对论力学,它是对牛顿力学的一次扩展和完善 。同时相对论力学在快速运动电子的情况中得到了证实,因为这项实验证明了质量并不独立于速度,换言之这表明快速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加速而增加,这为爱因斯坦的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确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