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食物3.0 第一季》影评100字( 三 )


科技被市场接受是一个长期论证的过程,也与消费者受的教育和获得的信息息息相关 。我们眼下的未来,正在研究和讨论解决这些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你,会在什么时候选择吃上面这种科技食物呢?以及,在食物工业化这个主题上,推荐迈克尔·波伦的《杂食者的两难》(图3),以及迈克尔·莫斯的《糖盐脂》(图4)作为拓展阅读 。
《未来食物3.0 第一季》影评(三):順便聊聊俺自己從無肉不歡到吃草星人的轉變
“兩千公升的水,才能得到一打的蛋 。一萬五千公升的水,才能生產出一公斤的牛肉 。養殖一磅的蝦,就會造成約8到15磅其他動物的死亡 。”
大規模養殖這玩意兒本來就是很費資源,尤其在納米這種一言不合就缺水的地兒,尤為明顯 。但其實適度的自然放牧是完全在自然循環之內——即使是在納米這種旱季可以幹到絕望的地方,bushman的遊獵生活以及San people的畜牧生活幾千年來完全ok啊 。他們部族之內當然會打架,會坑蒙拐騙搶牛羊,但從來沒聽說過什麼饑荒,更沒聽說過因為人家窮,就用GMO來拯救他們 。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問題以及更為複雜的想法呢?
南懷瑾老先生說,在這個時代,人沒幾個是餓死的,都是吃死的 。我覺得挺對 。
當一再超過需要,吃吃吃,吃出花樣,吃出高潮,吃得形形色色,無所不用其極 。問題就來了 。
其實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少吃點啊 。無如多花一點時間觀察看看自己的能量到底消耗在了哪裡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在接下來的35年,肉的需求量將增加70% 。問題是,不會有足夠的土地和水能生產這麼多肉 。”其實從二戰以來,肉的消費已經成倍增長(可以參看紀錄片《餐桌勝過手術刀》等),真是難以置信 。幾千年來各個地區的文明,桌子上從來不是頓頓有肉的,或者有也絕非大肉,只有節日慶祝的時候,才會用犧牲以表慶賀、恭敬——這是均衡的 。大肉是美國這個新生兒搞出來的花樣 。
在西藏、納米比亞這些受到環境制約的地區、國家,傳統部落的確是以吃肉為主的,但現在藏區的上師大都提倡食素,而在納米比亞,我很訝異,身邊不少黑人朋友,那些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前行理念和同理心的當地人,竟然食素,個別甚至是vegan,說德語的食素的人就不以為怪了 。
【《未来食物3.0 第一季》影评100字】我自己的看法是,其實食肉和食素都不打緊,草原上的獅子、獵狗也捕殺斑馬角馬,那看起來叫一個兇殘,可是,獅子不吃肉它也要死的,當獅子豹子吃得飽飽的,它們就安祥地躺著看那些食草的動物們 。可是人類呢?明明是已經吃得飽得不行,他一看到肯德基還要進去再點一隻雞腿,家裡一冰箱的凍雞,野外看到珍珠雞腦子裡第一個念頭就是殺了怎麼煮好吃 。所以問題不是吃不吃肉,而是否超過了需求和平衡 。是慾望,快感還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