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十

1、西安鼓乐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是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西安鼓乐源于唐代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 。西安鼓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演奏形式有坐乐、行乐,其中还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词等 。2006年5月20日,西安鼓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西安鼓乐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地址:中国
2、陕北秧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秧歌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 。据小编了解,其中以绥德秧歌具有代表性,绥德可谓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 。秧歌吸收当地流传的水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 。2006年5月20日,陕西省绥德县申报的秧歌(陕北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陕西省
3、秦腔
【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 。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 。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2006年5月20日,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4、陕北民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民歌是主要流传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的传统音乐,其历史形成时间较早,如民歌信天游即产生于周代中期,至汉代稳定成形 。陕北民歌主要包括信天游、山曲、爬山调、船工号子、大秧歌调、旱船曲、酒曲、二人台、榆林小曲、清涧道情、传统小调及众多风俗歌曲等共两万七千余首 。其代表性曲目《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赶牲灵》等 。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