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教育的诗词 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三 )


金陵十二金叉是哪些人?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最薄命的十二位清净女儿 。金陵是一个省,“钗”指清净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 。警幻仙子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副、又副)则又次之” 。第五回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 。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颂女儿美和伤悼女儿悲剧为最高主题的小说作品,《红楼梦》塑造的金陵十二钗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亮丽风景,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 。
季羡林的生平及主要成就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 。叔季嗣诚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 。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 。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 。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 。同学中还有胡乔木 。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 。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 。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 。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 。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10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 。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 。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 。因此,“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 。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 。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 。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 。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