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下平一先韵的诗词 五律诗与五绝诗有什么不同?( 六 )


7、依韵:既用与原诗词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
8、抱韵:既首句与末句押韵,第二句与道第二句押韵,以此类推向中环抱的押韵方式 。
9、偶韵:既逢偶句才押韵
10、随韵:既一呼一应进行转换的押韵方式,一般是上句定韵,下句随押 。
11、排韵:既从地一句到全章甚至全篇,每句都押同一种韵 。
三、对仗:
“对仗”如果细说,不如买本书自己细看,主要是内容实在太多了 。记得当初我看见“对仗”这个词的学习资料居然有那么多的时候,吃惊极了 。总以为掌握基本知识就够了,没想到还有那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解 。在对仗的每部分里,又分出各小部分,枝枝叉叉难以在这里归纳全面,所以,只能拣一些易记、多用的知识作为笔记内容,再深的知识,就必须看书了 。
诗词中的对偶,就叫做“对仗”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便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由 。一般讲的对偶,指的是上下两句的相对 。而上句又叫“出句”,下句又叫“对句” 。
律诗中的对仗与对联中的对仗是不同的,如果照搬则属错误 。对联里的对仗面很宽,意思到了就算工整(又称宽对),但律诗就不同了,律诗的对仗在工整方面要求的非常严格,甚至比词、曲中的对仗都要严 。因七律诗里对仗比较多,颔联、颈联都要求必须对仗,所以,对仗又多在格律诗中的“七律”体裁上使用,绝句则少用对仗 。词、曲的对仗要求比较松,一般来讲,古典词里出现的五言、七言句子,只要两两相对的出现,均要求使用对仗,词的开篇两句如要求使用对仗,词谱会做专门要求,比如“西江月”、“踏莎行”等词谱的开头两句,都是要求对仗出现的 。好在这些要求不少词谱没有刻意提醒,所以,现在我们在填词时,这方面即使出现错误也多被忽略不提 。
律诗的对仗规则有下面几个重点:
1、句法相同 。
2、不能用相同意思的字相对 。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律诗中则不允许 。
3、词性要相对 。既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 。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对仗里不能是同义词 。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 。这样的对仗,才叫做工对 。
4、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
5、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使用 。
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 。
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非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 。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城对河,是平对平;外对下,是仄对仄) 。
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 。如“千里冰封”对“万里雪飘”;又如“马蹄声碎”对“喇叭声咽”;“苍山如海”对“残阳如血” 。
除了上面这两点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是一样的了 。
关于对仗使用中的几个名词解释:
1、合掌----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 。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 。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
2、流水对---- 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 。
四、古诗、古词用韵的不同点:
古诗的用韵与古词的用韵有一些不同 。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体律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律诗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
2、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诗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3、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齐梁体”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
词的用韵可以在词谱里查,填词时的用韵不象格律诗那样要求一韵到底,在词韵允许范围内可以选择其它韵部使用,这样的做法称为“通押” 。通押的韵部也不是可以自由使用的,依然还是词韵中规定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