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诗词译文 晨起动征铎的全诗

晨起动征铎出自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全诗如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白话译文:
黎明破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 。踏上遥遥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 。
残月高挂苍穹,村野客店鸡鸣声声;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
槲树枯叶飘落,悄然铺满静寂山路;枳树白花绽放,映亮原本暗淡店墙 。
令我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归乡之梦 。遥想野鸭大雁,早已挤满曲岸湖塘 。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
温庭筠诗词译文 晨起动征铎的全诗

扩展资料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
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 。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 。”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 。
“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 。“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山早行
带有斜字的古诗1、唐代韦庄《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
译文:梦醒了还留着梦中的惆怅,看到一轮山月低斜 。孤灯将她的背影映在墙上,也投在窗上的碧纱 。这里原本是小楼高阁,情人的家啊 。我心里暗暗寻找美妙章华来形容她那白皙的身体,是一枝春雪中凝冻的洁白梅花,她满身的香气就像是那天边簇拥的朝霞 。
2、宋代朱淑真的《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 。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 。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
译文:初春细细微微的小风夹杂着小雨还有一点寒意,在酒樽前刚想畅饮,却回忆起以前的欢乐时光 。那时寂寞无欢,只有手拈梨花,任泪水流淌过如花的脸际 。还记得南浦分别时的情景:芳草萋萋,云烟漠漠,他的背影消失在远方 。那一刻,柔肠寸断,泪眼模糊、无语独看高高的青山 。
想起昨夜梦中,与伊人喜结重聚之缘,心思缱绻间竟悄然无语 。梦中欢情正如水云渺渺,怎奈突然醒来,愁情恨意仍在 。回思梦中幽欢,面对眼前寒衾,展转反侧,倍觉凄凉,懊恼、嗟呀、哀叹,全然无济于事,于是发出了凄凉绝望的哀鸣:“天易见,见伊难!”
温庭筠诗词译文 晨起动征铎的全诗

3、唐代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落日斜,秋风冷 。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
译文:太阳已经西斜,眼见就要下山了,秋风一阵阵袭来,觉得更冷寂了 。等了这么长时间,老朋友怎么还不来呢?到底来不来啊?等了很久了,夜幕已降临,月华满地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梧桐影子也萧疏了,连月影都没有了 。
4、宋代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译文: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 。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 。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 。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