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诗词译文 晨起动征铎的全诗( 二 )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 。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 。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 。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
5、宋代向子諲《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
斜红叠翠 。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 。割得天孙锦一机 。
真香妙质 。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 。莫放春光造次归 。
译文:红花多姿,绿叶茂密,是何处的花神前来呈献这一派祥瑞啊 。(花草)那鲜明的衣服,真像是从织女那里割来了一织机的锦缎 。拥有真正馨香、美妙资质的花草,不能忍受人世间的风吹与日晒 。(我)尽力遮拦围护花草,不想让春天的风光这样匆忙地归去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赏析“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 。这句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承上而启下 。
这一句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 。远处每有一船现影,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近而渐渐紧张,希望也渐渐高涨,可是船到楼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儿时,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
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这时映入她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类比 。
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可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 。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 。
唐代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原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

【温庭筠诗词译文 晨起动征铎的全诗】

译文:
梳洗打扮后,在望江楼上独自依靠栏杆远望 。成百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缓缓的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
温庭筠诗词译文 晨起动征铎的全诗

扩展资料
诗词赏析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
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 。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苹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 。
“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
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 。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 。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遥相呼应 。
“肠断白苹州”,在愁情满怀、斜晖渐去的时候,女主人公的目光偏偏又遇到了他们当年分手的白苹州,如此的肝肠寸断 。“斜辉”句景中有情,足以给人无限联想的空间 。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70),唐代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
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
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士不第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 。温庭筠终以他杰出的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 。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 。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 。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 。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