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破规则的诗词 对对联有哪些基本要求( 八 )
两种诗词或对人物形象诗意化的塑造起着其他艺术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或精确地切合不同人物的思想志趣、文化素养、性格特征、社会地位 , 也巧妙映现了人物的经历、结局 。同时部分诗词用瀸语笔法 , 具有隐喻性 , 寓言性 , 宿命性 , 隐寓人物的悲剧命运 , 使人物形象具有神秘化的特点 。
二、映现:诗词与人物的形象塑造
综观《红楼梦》 , 诗词可以说是小说的魂魄 , 抽掉播撒其中的众多诗词 , 文章便失去了灵魂 。鲁迅先生曾说“自《红楼梦》出来以后 ,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 指的正是《红楼梦》把诗词的韵文文学与小说的叙事文学融合一致 , 使诗意与写实充分同一起来 。大观园就是一个诗的王国 , 以宝玉为中心的一群女儿就是一群诗的女儿 。宝玉虽为男性 , 却是女性化的 。她们咏诗、作诗、题诗、赛诗……诗成为她们生命的象征 。这里的“诗意”从文化上理解是相对于专制伦理之外的一种自由的象征 。说宝玉、黛玉的诗意人生就是指他们与专制污浊抵抗 , 追求个性自由的一生 。最后大观园这个诗的王国的衰落 , 也是自由的衰落 , 众多儿女“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悲剧也即“诗意”悲剧 。诗词的巧妙运用是人物形象诗意化的一个枢纽 。
1、客观评论诗映现了人物形象的诗意化
作者站在客观立场或透过人物“第三只眼”来看的评论诗在《红楼梦》中 , 是很多的 , 有的侧重于完善故事结构 , 有的侧重于建构人物性格 。就后者来说 , 如小说第三回评价宝玉的那两首《西江月》是作者亲自站出来为宝玉立论评价 , 宝玉黛玉初次见面一见如故 , 借宝玉之眼观黛玉的赞词都属于这种情况 。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 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 ,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 那管世人诽谤 。
富贵不知乐业 , 贫穷难耐凄凉 , 可怜辜负好时光 ,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执夸与膏粱 , 莫效此儿形状 。
这段词本身意境并不美 , 但活脱脱一个“痴痴傻傻”的贵族公子形象跳脱出来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 , 他身居于珠围翠绕、艳婢姣童不离左右的安乐环境中 , 过的是锦衣玉食的豪华生活 , 照常理说来应该是没有什么“愁恨”的 , 但贾宝玉偏偏“寻愁觅恨” , 由于他蔑视一切功名利禄 , “不通世务” , 厌恶贾雨村等钻营官场之流 , 不屑与之为伍 , 他大骂八股文“不过饵名钓誉之阶” , 而谈“仕途经济、应酬庶务”都是“混账话” , 这样不入流、不随俗的少年公子 , 无法承担起封建家庭的重望 。这些行为都被那个社会所不容 , 他感受不到自己理想得以呼吸的空间 。他也正是如此般行为得到了其父贾政为代表的阶级的贬斥“天下无能第一 , 古今不肖无双 。
2、人物自作的诗词映现了人物的独特个性
如果说作者或他人之眼来评论人物会带有品评主体人物的主观意象 , 而人物自作的诗词 , 可以说是 , 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 是最能体现人物不同个性 。诗是大观园充满生气的灵丹妙药 , 他们成立“海棠诗社” , 诸芳饮酒作诗 , 宝黛之间以诗传情 , 以诗交心 , 香菱学诗 , 黛玉教诗…… , 全文都是围绕诗的制作 。要描写一群很聪明而富有才情的儿女们赋诗填词 , 已非易事 , 再要把个人之作拟写得诗如其人 , 体现出各人物不同的性格、修养、爱好、志向 , 那必然是加倍的困难 。但在作者笔下 , 黛玉的风流别致 , 宝钗的含蓄浑厚 , 湘云的清新洒脱…… , 都各有个性 , 互不相犯 。诗词在赋予人物某些特点时 , 考虑到他的为人行事以及与身世经历之间的联系 。如黛玉作《桃花行》 , 宝玉一看便知出于谁手 。宝琴诳他说是自己写的 , 宝玉就不信 , 说“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 , ”还说“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 。妹妹虽有此才 , 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 , 作此哀音” 。这些话表明作者在模拟小说中各人物所写的诗词时 , 心目中先已存有每人的“声调口气” , “潇湘子稿”绝不同于“蘅芜之体” 。以下以宝钗、黛玉为例试作分析 。
- 经典小小说:《潜规则》
- 人民日报:成年人相处的6条潜规则,越早知道越好
- 规则与规矩
- 2022|2022今天央行宣布降息了吗
- 人性电影|亚洲十大人性电影,关于人性的高分电影
- 黑帮电影|世界十大经典黑帮电影排行榜,关于黑帮的电影有哪些
- 女性电影|十大女性维权电影,全球关于女性维权的电影排名
- 好莱坞|好莱坞英雄主义电影排名,关于英雄的电影排名
- 关于朱天文的名言名句
- 15条关于朱天的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