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并带作家名和解释 怎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二 )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魏、蜀、吴三国纷争,演绎出了人世间多少传说故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云:“(周)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 。’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这虽然是曹操为赤壁之败找托词,并使离间计,但也从中可见,赤壁之战故事传说不胫而走,当时就流传甚广 。据史家研究,《三国志》裴注多过正文数倍,注引魏、晋人著作多达二百十种,其中不少传闻异词和小说家言 。嗣后笔记传奇中,三国故事逐渐丰富 。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吟咏过三国故事,譬如李商隐《骄儿诗》中有句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其中写得最多的就是诸葛亮,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胡曾等著名诗人都有歌颂诸葛亮的篇什 。尤其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此诗中勾画出了手执羽扇,指挥若定的诸葛武侯的鲜明形象 。杜牧《赤壁》诗中有句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已经勾勒出诸葛亮借东风,曹操筑铜雀台欲取二乔等故事情节 。可见三国故事在唐代有了更详细系统的发展,这为宋代说书艺人“说三分”奠定了基础 。
宋代专称“说三分”的出现,说明了三国故事在说书艺人中的重要地位 。苏轼《东坡志林》卷一云:“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可见经“说三分”的传播,三中故事日益深入人心,举国上下妇孺皆知 。过去人们认为,蜀汉正统为罗贯中《三国演义》一大特点,事实上这在宋代“说三分”中就早已体现了 。在“说三分”之同时,还有人“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之象” 。[10]无论是“说三分”,或者是“作影人”(即皮影戏),都会涉及故事人物详细明确的穿戴特征 。这种穿戴特征的形成,必然是过去漫长时间的日积月累之结果 。一旦形成这种穿戴特征,就会铭记在人们心中,世代相传,不易变更 。元本《三国志平话》,实际上就是宋元“说三分”艺人的文字记录本 。明初罗贯中根据此本,“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11]加工修改成《三国演义》 。这类累积型小说,不可能象中原健二先生认为的那样,到此时诸葛亮又从周瑜那里夺取了“羽扇纶巾”的装束 。
罗继祖《枫窗三录》卷一“为曹操翻案”条中云:“杜牧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绝,为咏史脍炙人口之作,然持论过苛,且违史实 。盖曹操微时为桥玄所知,及操显,玄已死,过玄墓辄凄怆,为文以太宰祭之,铜雀台虽建,肯取其二女乎?文人寄兴,往往不切事理如此 。”[12]罗先生作为史家,他的气愤是可以理解的 。但罗先生忽略了一个常见的现象,古代文人的作品往往会受民间传说故事的影响 。在杜牧诗中桥玄已变成了乔玄,曹操筑铜雀台欲取二乔,完全是小说者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咏史诗 。前引《东坡志林》记载,说明苏轼受“说三分”的影响很大,熟知三国故事 。因此之故,其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小桥非“小乔”,显然也是小说者言 。赤壁之战时,周瑜三十四岁,已经不年青了,早已结婚,何来“小乔初嫁了”?可见“说三分”和《三国演义》一样,把周瑜描写成年轻英俊,比“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小许多 。事实上,当时诸葛亮才二十八岁,比周瑜年轻六岁 。
从写作艺术的角度看,“羽扇纶巾”也应该系指诸葛亮 。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分割据的决策中,表现出卓绝的才能,好象鸾凤高翔,独步云霄 。他的谋略与伊尹、吕尚等古代名臣不相上下,而出于萧何、曹参之上 。在曹操率大军威逼东吴,东吴群臣大多主张投降之际,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为赤壁之战击退曹军提供了前提条件 。周瑜亦是“文武筹略,万人之英”,[13]不仅精于战阵韬略,而且风流倜傥,还精通音律 。这样一位杰出的儒将,只有与诸葛亮在一起谈笑退敌,方能映衬其风雅闲散、举重若轻的英武气概 。况且,周瑜“谈笑”必须有对象,而东吴将士对曹军均怀畏惧之心,不可能与决心拒曹的周瑜共语 。如果“羽扇纶巾”系指周瑜,岂不成了一个人的自言自语,何能“谈笑”?因此,“羽扇纶巾”只能是指诸葛亮 。这样理解苏轼的词意,丝毫也不会影响对周瑜的描写,而正因为有了诸葛亮的衬托,周瑜的艺术形象才显得更丰满、更高大 。这种加进场景的描写,使词句富有立体感,生气盎然,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