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西渐诗词课 初二下语文25课的古诗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分)
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 。自多情 。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分)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案:(6分)(1)①天色已晚 。②下起细雨 。(2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 。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 。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的给1分 。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1分 。意思对即可 。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3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 。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分)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 。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答案:(6分) 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 。意思对即可 。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 。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 。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 。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的,得1分 。)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 。(1分)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 。(2分 。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案:(6分)“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3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①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3分,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 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 ②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3分,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