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学设计如何写?( 五 )


(3)在这夜深人静的夜晚,身在他乡的诗人看到了什么?
一、二句
(4)梧叶(比较夏天)
江面(比较白天)
三、四句
(1)篱落,灯
四、品读
1、指导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2、引读
3、赞读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3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 。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 。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一方面是要把古诗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另一方面是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理解诗意也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不要求学生一一对译,使学生产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教法分析:
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诗歌教学更是如此 。“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 。根据《夜书所见》一文的诗歌题裁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的方法进行教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相同的阅读材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感受,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 。
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资源、练习说话、启发想像、改编古诗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的自主状态 。整个教学设计,突出表现以读为本,说、写结合,突出能力训练 。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的感染 。课堂上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努力营造自主空间,使学生学得得法,学得主动,学得生动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
(2)朗读、背诵诗文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