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这14个生动案例教会你( 四 )


执行规则、制度的坚定性来源于组织纪律的制约,没有一定的纪律制约就会出现规则、制度软化的现象,规则、制度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出现规则、制度软化现象主要的原因是监督软化 。如果在监督过程中不坚持原则,使“规范变通”,搞所谓的灵活性,或“规则、制度扭曲”,在执行的过程中走了样,就会失去监督系统的严肃性,使规范失去威慑力量 。因此在贯彻规范时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奖惩制度 。
二、家规制约法
家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全家人的,是家庭“公约”,人人都应遵守,同成长,共进步;另一类是针对孩子的,是家长用守则的形式来约束儿女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对于任何家庭来说,两种家规都是需要的 。
(一)家庭制度
宋女士孩子长到10岁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家务,成绩一般;丈夫上网成瘾;她也整天赌气不收拾房间,家里乱七八糟,常常连下脚的地方也没有 。整个家庭处于“无政府”状态 。为此苦恼不已,不知如何解决?她上班的时候看到学校的各种制度,上级的各种规定经常贴在宣传栏里,挂在墙壁上,时刻提醒大家对照执行,而且与奖惩挂钩,她就萌发了制定家庭制度的念头 。当晚全家人共同商量,一致通过 。
全家人围在一起,开始制定制度,你一言我一语,从生活到工作,从家务到学习,面面俱到,十分细致 。几点起床,早中晚饭由谁负责,拖地、洗衣服怎么承包,上网时间怎样控制,每天学习时间怎么安排,休息日怎么活动、休闲,晚上几点睡觉……全都有所显示 。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还用电脑设计了图案和边框,结尾处署上了家人各自的名字 。
这样,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有章可循,任务明确,很少有人不遵守的情况发生 。即使偶尔有,他们也会及时惩罚:他们的惩罚是增加劳动任务 。
从家庭制度诞生以来,一家人的生活井井有条,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各司其职,照章办事,家里每天窗明洁净,让人十分惬意 。孩子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宋女士和其先生也受益匪浅 。2005年元旦宋女士和其先生对家庭制度作了适当的调整,对家人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也让它更适合他们现在的家庭状况 。比如,加上了讲文明话语,不随地吐痰,家庭消费等问题 。
家庭制度能培养成员良好的生活、学习、休闲、成长的习惯,有利于家庭和谐,温馨,积极,健康,向上 。
(二)好孩子守则
安女士的家庭获得过省和国家“美好家庭”的称号,他们夫妇还被评为河南省教子有方“十佳家长” 。其女儿和儿子都是留美博士,女儿为双博士学位 。她把成功归于家庭的三个守则:一是好夫妻守则;二是好父母守则;三是好孩子守则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好孩子守则” 。
好孩子守则主要是为处在学龄前和低年级阶段的孩子制定的 。孩子渐大,这套好孩子守则显得幼稚了,但是,这守则养成好习惯却让女儿、儿子终身受益 。到孩子上初中后,他们几乎就不用管理了 。
针对孩子年龄特点安女士把好孩子守则编成顺口溜:
1.小孩子长身体,早睡早起有规律 。吃饭不闹不乱跑,不挑不拣不偏食,不要随便吃零食 。
2.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漱口,睡前洗脸又洗脚,按时理发勤洗澡 。
3.走、站要挺胸,坐、卧要端正,行路注意车,马路靠右行,红灯停,绿灯行 。
4.来客先问好,送茶双手捧,有问必有答,礼貌又恭敬,告别道再见,迎宾说欢迎 。爸妈不在家,莫领生人进家中 。
5.人家吃饭不要看(注:当时住在杂院,边吃边看邻居),吃别人的东西叫嘴馋 。午休切莫跑和叫,叔叔阿姨在睡觉 。果皮不要到处扔,乱涂墙壁不卫生 。公共场所讲礼仪,做个文明小先生 。
6.能干的事自己干,推给别人是懒汉 。今日事今日完,拖拉本是坏习惯 。自己东西自己理,物品用过要复原 。每天扫扫地,帮妈倒垃圾 。
7.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谎话不骗人 。不拿别人一针线,借人东西要归还 。串门先要经允许,做客文明守规矩 。
8.孝敬爸妈和爷奶,不惹生气是第一 。好东西大家享,少了先给爷奶尝 。
9.有要求直接提,不能使性耍脾气 。无理取闹要批评,通情达理受奖励 。
10.爱读书,爱学习,打扑克,下象棋,学画画,讲故事,野外捉蝉去钓鱼,游泳爬树练跑步,聪明伶俐赛猴子 。
三、原则制约法
制约法的一个延伸理念就是管教,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妥协、让步 。
女儿在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考完试了,到同学家去玩,玩得很开心,打电话来了:“老爸,我今晚不回家行不行,我和同学难得在一块,好好痛快玩一夜 。”爸爸说:“不行!”“为什么不行啊?”爸爸说:“未成年人不得在外面过夜,这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回家 。”“怎么不行啊,我让同学跟你说 。”她同学是一个女孩子,拿过电话说道:“叔叔啊,我们在一块玩得很好……”“我知道你们是好朋友,我也愿意你们玩得很好,但是你的父母不在家,你做不了主,今天她必须回家,没有任何余地,你们要是想哪一天在一块住,可以,到我家来,由我来负责向你们的父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