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七夕|七夕文化与郧西

郧西七夕(七夕文化与郧西)
郧西七夕|七夕文化与郧西

郧西七夕|七夕文化与郧西

“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 。这个响亮的命题不是凭空臆想的口号,而是基于它厚重的历史渊源 。
秦岭巍峨,巴山挺拔 。争涌其间的汉江,自西向东流过千余里 。汉水,时而斩关多隘汹涌奔流,时而静卧河谷缓缓流淌 。汉江两岸沃野坡岭,稻麦飘香 。正因为有了古汉源的汩汩源泉,才有了汉水,又因此有了汉王朝、汉民族、汉语言、汉文化等一切带“汉”的名词 。
奔腾的汉江,穿梭于崇山俊岭;公路与汉江缠绵同行;越山过涧的襄渝铁路,夹江向前延伸 。江不舍路,路不离江,构成汉水两岸奇特的风景 。汉江流域以其古老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而地处汉江中上游的历史上的郧西地域自然而然地无愧于中华文明的摇篮 。
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因其流传甚广,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民间流传的不同版本,其起源地也众说纷纭 。近年来,河北的邢台、鹿泉、内丘、陕西西安、江苏太仓、河南南阳、湖北襄樊等十多个地方都自认为是牛郎织女文化源地 。而在它们之间似乎今日山东沂源之主张诉求更为入理 。而笔者要说的是,只要我们对于郧西古代方国历史作一番深入探讨,就会发现郧西历史与齐鲁大地的渊源,自然百思特网就会对郧西人的诉求加以理解和认知 。
郧西地域的历史与历史上的齐鲁大地的“微国”和后来鄂西北地区历史上的“麇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据何光岳先生《楚源流史》记载,麇国起源于“微”(今山东梁山县,大概因其境内有微山湖而得名),祁姓,在其国家被楚国打败之前,先后进行过三次的迁徙 。第一次迁徙是由于在夏和周的斗争中,微因为支持夏而遭到商是祖先祖甲的打击,其领地被祖甲占据,“微”只好被迫西渡黄河,越太行山迁居于夏的腹地今山西东南,国名仍为“微”;第二次迁徙百思特网是在商王文丁时代,当时微国渐渐强大,对商构成很大威胁,所以商不得不与“微”暂时和好 。后来商王伐微并战胜了微,俘获了微的首领 。微遭此打击后迁到渭水中游南岸今陕西眉县境内,依附于西周,仍称“微”(史上也称“眉”) 。1977年在陕西歧山周原出土了周人的甲骨文,根据其所载文字可以看出,“微”早在周建国以前就已经成为周的邦国,如前文所载 。武王伐纣时,“微”也响应参加,为此而受封子爵;第三次迁徙是在西周建国后 。因为害怕“微”以后强大而可能成为自己的政治对手,西周政权便强迫“微”越过秦岭迁居于汉水上游的锡穴(今郧西天河对岸的五峰),从此称为“麇”国 。这里有几个关系需要搞清楚:最早的“微”与今山东沂原地区一样,都是地处齐鲁大地上的一个古老的方国;尽管因为“微”参与伐纣有功,而被西周进行褒奖,封子爵并世袭罔替,但是因为“微”的势力毕竟不小,为消除对对中央政权有威胁的势力,周王朝以天子的名义将“微”迁至远方以剪除后顾之忧 。这样,最早今山东境内的“微”国,逐渐演变为后来地处汉水中上游的“麇”国(或称“麇子国”) 。从中可以看出“麇”与齐鲁大地的历史渊源及不可分割的文化因子 。麇国历史兴于王道开创之际,亡于霸道肆虐之时,存世界460年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继“成汤伐夏”之后的又一义举,而“濮”受封为“麇”,也是一个地方的一件大事,故国史与地方志书无不加以记载 。往事越千年,“麇”国尘封已久的灿烂历史正等待我们去挖百思特网掘、品评 。
远古时代,江淮、荆州及豫鄂陕边山区的广阔地带分布着苗蛮部落群(史称“三苗”) 。而我们所处的地区又称“百濮”地区,他是由众多的部落方国组成,如庸、绞、濮等民族,“微”部族迁徙到此后,与这些居民相融合,组建了自己的方国即前述的“麇”国 。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华夏文化的渊源分南北两支 。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黄河;南支为楚文化,清奇如江汉 。楚文化长期处在亦夏亦夷、非夏非夷的微妙处境中,在中原文化的冲撞中摇曳,在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交融中成型 。郧西文化与古老璀璨的楚文化一样是不封闭的,是流动而不凝固的 。郧西的文化不仅因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微”进而演进为当地的“麇”,还在于它是千百年来移民文化相融合的结果 。历史上向郧西移民的相对比较集中的高峰期如黄帝与大禹时期因打败“三苗”部落群后为加强对此地的控制而向此地输入较大规模的移民、楚国在消灭包括“麇”在内的70余个小国后为防御秦巴军队入侵和开发此地经济而充实本地的移民、先秦前后时期的移民、魏晋战乱时期的移民、大宋王朝与金国对峙时期的移民以及明清时期因为土地兼并,而导致的大规模流民向此地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