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七夕|七夕文化与郧西( 二 )


综观人类近千年的历史,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而利用土地和水这些自然资源所产生的移民,不仅发生在中国,而且美国、日本等发达的工业国家和印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都有相似的经历 。这些流动而不凝固的交流融合,改变了本地区文化时空的分布,使其文化风貌因为大量流民的涌入而迅速改变,以至“风俗移靡”,呈现出多元性的特色 。在古代的中国,由于居住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众多民族的频繁接触,各个民族固有的神话总是在不断地彼此吸收和改变着,又兼神话记录的时间相当长,从东周到六朝经过了一千好几百年,其中难免又打上时代的烙印和记录个人的烙印,何况神话本身也是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如关于西王母神话的演变从最早期简朴到最后系统地完善,前后简直是有天渊之隔的 。诸如如此这般的问题,就为我们对于“七夕”文化发源地的主张诉求变得更为困难 。但根据不少学者的观点,楚文化是从周文化发展而来,而且是沿汉水由西向东呈扇状辐射,直到东南沿海,所以,越是向南的区域而时代越晚,反之则越早 。按照这种理论,鄂西北乃至郧西就处于楚文化发展的关键区域,起码作为楚文化的一个节点应该是不容怀疑的 。当我们对这一历史现象有所了解,便对于沂原和郧西都有“七夕”文化的诉求这一事件就会有所理解 。尽管从表面上看,两个地区相距千里、南辕北辙 。
在天成像,在地成形;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 。
天河发源于陕西,全长69公里,流经郧西62.7公里 。水流量均衡,是汉江的重要支流之一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石婆婆,石公公,王母娘娘划出天河的金簪等等,都能在郧西找出相对应的景物 。如天河东边是杨家河、归仙河,西边是美女河、仙河,正好与天象对称 。而天河边的石公公、石婆婆、悬鼓观、天池庵等景点也都与星象图相适应,说明了郧西人对冲破天河阻隔的期盼 。古人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七夕”发源地之所以在郧西,是古人从郧西所处的天象与地理位置对应而来的 。在古人的眼里,郧西的天象概括起来就是“张与翼而居巳,轸与角而居辰” 。从天象、地形和民俗三个方面综合分析,郧西县是“七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天河不仅在河名上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天河重合,而且在天河流域的自然地貌和社会人文上也能发现很多与这个神话故事有密切联系的地方 。

【郧西七夕|七夕文化与郧西】

有天河,就有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有独特的七夕民俗 。在郧西,自古以来人们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代代相传 。老人时时告诫后辈:男儿要像牛郎一样勤劳、质朴、善良、挚着,女儿要像织女一样智慧、忠贞、节俭、孝顺 。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过“乞巧节” 。那天,妇女们组织开展各种劳动竞赛,以在竞赛中提高技艺 。夜幕降临,人们来到河边燃放河灯,顺河漂流的盏盏河灯,寄托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承载着人们对家庭、亲人的祈福,同时,也是在为牛郎指路以使其尽快与织女相会 。“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的民谣,在郧西县境内广为流传 。
“七”在郧西也是个特别数字 。婚俗中,有“七成八不成”之说,男方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宴请男方客人,上七个菜,预示女方同意;上八个菜,则表示不同意这桩婚事 。酒席上,人们划拳饮酒,通常用“七个巧”代表“七” 。红白喜事,也与七有关 。喜事要请七天假;丧事有七期,每期有七天 。郧西的民间小调和丧事孝歌里,也都含有大量的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 。本县文化人赵天禄先生近日在发掘整理郧西民间文学资料时,就发现了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民歌手抄本,诸如“错传圣旨、牵牛游园、织女绣针、花园相会、贬下凡间、牛郎遭难、兄弟分家、织女想四季、私下凡间、牛郎闹五更、老牛做媒、织女考牛郎、欢乐杨家湾、牛郎织女看花灯、织女怀胎、秋季尝新捉拿织女、鹊桥相会等 。这些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匹配的如此完整的民歌蓝本,为郧西为“七夕”文化发源地提供了有力佐证 。
不仅如此,郧西的许多地名、景物、传说均与牛郎织女故事吻合 。郧西的“郧”,在字典中专释地名,“郧”即“陨”也,意即坠落的流星;“西”乃方向,织女星就在银河的西岸 。“郧西”二字意味天上织女星落在郧西,织女与郧西牛郎相亲相爱 。
郧西境内的天河,不仅在河名上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天河吻合,而且与天河流域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