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舞会》教学反思怎么写?

活动反思:
我是一名小教二级教师,作为年轻教师,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挑战 。此次开展的中班科学活动《舞会》,对我来说既是锻炼也是提升 。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教学反思 。
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
1、 对活动目标的反思
活动中,创设舞会的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通过,给磁铁找舞伴跳舞的活动中,感受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住铁质的物品,使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地完成第一个目标 。之后,再进一步地多次探索 。通过小动物们在不同的舞台上跳舞,感受和体验磁铁磁性的穿透力,能穿过纸、塑料、木头这三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增强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
2、对活动准备的反思
在材料准备上,我为幼儿提供的磁铁、别有回形针的动物卡片若干,积木、文件夹、纸片、回形针、塑料夹、布条,这些材料比较分散和凌乱,都统一放在拖盘中,贴有笑脸篮子和贴有哭脸的篮子、人手一份的卡纸、塑料盘、木块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教育源于生活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主要起到引出问题、总结方法的作用,为教学的辅助作用 。PPT课件的展示,可以让幼儿更加鲜明的认识各种操作材料,直观易懂 。而整个教学活动,以幼儿操作、探索为主要形式,教师不断的递进式的提问,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3、对活动过程上反思
我主要从三次操作实验中进行反思(1)第一次实验操作,感受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住文件夹、回形针等铁制的物品,像积木、纸片、布条这些不是铁质的物品就吸不住 。活动中以“夜深了,舞会开始了”这种充满童话的色彩导入,结合中班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在游戏操作时插入了音乐的效果,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仿佛置身于舞会的情境中,达到动静结合 。同时我也提供了多种材料,给幼儿进行分组操作,在磁铁找舞伴的游戏中,幼儿知道了哪些物品是可以吸住的,哪些吸不住 。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磁铁的磁性,这种设计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让幼儿可以自己去操作探索,比单纯的教师示范讲解更富有童趣 。(2)第二次实验操作,感受、体验磁铁的磁性能穿过卡纸 。此环节,我让童话角色得以延续 。天亮了,森林的舞会也开始了,这些别有回形针的小动物要在卡纸的舞台上跳舞,磁铁会怎样帮助他们?让幼儿自由探索 。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幼儿都是用磁铁直接将小动物吸住,在卡纸上跳舞,这出乎我的意料,但这也充分说明幼儿对于之前磁铁具有磁性这个特征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虽然幼儿的发现与我的设想不相符合,但是幼儿的发现也是对的,于是我在给予幼儿赞美和肯定的同时会继续引导幼儿探索新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让小动物跳舞呢?” 。通过我的不断跟进式提问,师生共同交流探索,得出将方形磁铁放在卡纸下方来回移动,卡纸上方的“小动物”就会跳起舞来,从中感受到磁铁的磁性能穿透卡纸,吸住上面别有回形针的小动物 。(3)第三次操作中为了巩固在不同材质上磁铁磁性的穿透力,我为幼儿提供了塑料盘和木块,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探索,生生互动,体验磁铁的磁性可以穿过塑料盒和木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