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简介|杂说“琴棋书画”( 三 )


如此,棋文化里的“中华智慧”就显出了它的狞厉与冷血 。
智慧的游戏启示冷血的博弈,应该不是发明棋的“初心”吧?
博弈可以冷血,智慧却应该有人性关怀的温度 。
依我的猜度,棋的发明者是有着人性关怀的温度的 。这温度就蕴含在棋的规矩里 。
棋的博弈,首先就在于它的规矩 。
无规矩不成方圆,损规矩必伤人性 。
丛林以“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为其法则 。人间与丛林的不同,正在于法则的不同 。人间的法则是人间与丛林首先的,也许还要是最终的不同 。
棋在设计之时,也许就有以方圆为隐喻的用心——棋是人间而非丛林的智慧,所以有方圆 。
智慧的游戏或博弈,以人性的关怀为起始,又归之于人性的关怀 。
对这一层的解悟,也许是解悟棋道与棋术的开始 。
流氓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棋手 。流氓正是以践踏规矩、肆意方圆而为流氓的 。
如此,不止于棋,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人与人,不以诸葛亮为智慧的楷模,不在田忌赛马中投机,不认李逵为英雄好汉,有果断而不会断果,有心术而不用心机,有计算而不凭算计,哪怕是生意,哪怕是博弈,不让宝贵的智慧泛滥为灾,该方处方,该圆处圆,以设计并遵守有益于人性健康、社会发展为根基的规矩作行为的准则,而不是践踏与败坏 。
如此,以围棋——也许还有中国象棋的道与术为本源而生发的中华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在社会实践中,真正显现它应有的优雅,不妄违我们的祖先发明的初衷,不以古老悠久而自傲自负,不在自傲自负的同时自绝于现代文明,不辱没自我,不辱没“国粹” 。
如此,即使有成有败,有输有赢,有合有分,哪怕是“流年一局棋”,哪怕有“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寥落寞,也会在过程中滋养心性,保持美感 。
如此,即使人设计的电脑已经胜过顶尖的棋手,即使棋作为智慧的游戏从历史中退场,它遗留的棋道棋术之美,也不会因为它的退场而失去魅力 。也许,还要因为电脑以程序运行难以投机而魅力永在的 。

琴棋书画简介|杂说“琴棋书画”



“书法”也是我们的国粹 。
我更愿意把我们通常意义的“书法”称之为“笔墨书写” 。是因为,“书法”的含义应该是书写的法度与审美 。这似乎有咬文嚼字鸡蛋里挑骨头之嫌,所以,姑且以“约定俗成”的法则,书法就书法吧 。
我们有“书画同源”之说,说的应该是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西画应该没有这样的说法 。
中国的“书法”与中国画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不但同一,且千年不变 。
对我们的古人来说,笔墨书写首先是工具性的,也是日常性的 。即使专职的宫廷画师,一生以笔墨书写的字,也应该远多过他的画作 。工具性的日常书写,对同样以笔墨为工具的中国画有其基础性的功效 。书写的运笔用墨、点画横斜、枯润浓淡等等,也包括结字,从细部到整体,与中国画不仅同源,也同理、同道 。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笔墨书写——“书法”,是与中国画涵义完全相同的艺术 。
在我看来,艺术的本质含义是“无中生有” 。中国书法则是“有中生有” 。
笔墨书写能够成为国粹的一种,其根基在于汉字 。就是说,我们的“书法”无法脱离文字本身固有的含义与基本造型,书写之先,字词的含义及结构已然确定,不能更改、更换 。再牛的书法家,以笔墨书写“黄河”,无论怎么写,也无法超脱出“黄河”这一组合词固有的含义——中国那一条大河的称谓,也不能彻底颠覆这两个字(词)的基本造型——书法理论称之为“结字” 。就是说,以表意和造型论,笔墨书写的“黄河”作为一幅书法作品,不可能实质性地超越印刷体的“黄河” 。书法家无法把它化而为无,再造一个“型”,而与印刷体的“黄河”同义 。如果有本质性的超越,就失去了书写的基本意义与价值,就不称其为“书法” 。以笔墨书写作怪出洋相的所谓书法家,就是因为对“书法”的误解,以为可以“不妨以不法法之”,才作怪出洋相的 。“四雅”之一的“书”,一作怪,反雅成丑,也许是太过于急切地要成为“书法家”吧 。他们虽然没有脱离笔墨书写,却粗暴地甩开了书写的法度与审美 。
画家则可以画出无数个形态完全不同的黄河,且不会被鉴赏者误读的 。
画家可以“照猫画虎”,而书写则不能 。照猫画出的虎有可能是一幅好画,而书写的字词少一点多一画则有可能成为别字、错字,甚至干脆就不是一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