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语文全国卷2诗词鉴赏 语文高考全国卷一诗歌鉴赏答案( 八 )



8.【解析】这首词的上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等 。春天风雨交加,枝残花落,为凄凉惨败之景,再加上残日西斜、寒水自碧,让人对诗歌抒发的情感有了初步感受 。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
【评分标准】既明确作用还要结合内容分析 。要点答出奠定感情基调,2分 。要点②结合内容分析,描绘画面概括氛围,3分 。

9.【解析】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要注意标题,注释,和诗歌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 。答题时注意是词的末尾两句 。写出了词人因愁而无心下棋,但又想通过下棋摆脱愁苦,因而思绪烦乱,犹豫不决 。抓住动作,结合前句进行合理联系,就能得出答案 。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

【评分标准】准确答出词人愁情,2分;能借助诗句,抓住动作“整顿”、“沉吟”进行分析阐述的,4分 。

10.【解析】(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其中易错字为“长”,易写为“常”;还有“太”值得注意 。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其中难写字为“猱”;易错字为“度”,易写为“渡”;“援”字也为难写字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是易错字 。
只有建立在对默写名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联想得到答案 。
【评分标准】多字、漏字、错字不得分 。
11.(1)【解析】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CE不得分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涵盖面广,涉及内容、手法、语言等方面 。需要我们全面分析选项,落实相关文段、放眼全文脉络、慎重确定答案 。B项,原因分析不完全正确,我吃惊的是为何渡夫说出这般吓人的话,当然也有防范意识和担心 。C项,结合文章相关语段分析,留下住宿的缘由是上岸返回,路途遥远,一样危险 。E项,对渡夫脸上没有异样表情,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的心理情感分析不正确 。应该是惊诧于老人的淡定以及胸怀的宽广 。
(2)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 。概括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正面描写来分析总结,还要结合环境描写、陪衬人物等侧面手法来剖析 。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复 。结合语言,自述的自身经历以及神情举止可整理概括出人物性格 。由文中渡夫对“我”的种种担心安排,以及和我的坦诚对话、“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 。”可分析出人物热心等性格;由文中“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等句子可看出对生活的态度,刚强不屈,坚强对待,坚持自由的性格 。
答案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各2分 。要点①要答出对人的态度,热心 。要点②要答坚强独立的性格;要点③要答出对生活有信念、对命运不屈服的意思 。
(3)【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叙述表现手法,是一道鉴赏题 。要重点考虑情节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
注意不同叙述角度的作用,结合叙述方式的好处,分析文本 。叙述角度上,文章以第一人称写作,显现了事件的真实性;叙述方式上,作者并未直奔主体,而是用谈价钱引出,颇为引人;主体通过两人的交谈展开流动,落脚点可集中在渡夫身上;内容安排上溶入情景描写,让人展开联想体会
【评分标准】第一点是叙述角度为第一人称,结合文本分析好处,2分;第二点叙述方式上开篇引入方式及好处,2分;叙事过程的方式及作用,2分;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2分 。
(4)【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阅读能力 。赏析解读赏析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结构上,文章故事情节由渡夫感情的急剧变化结尾,在歌声中结束,出人意料形成突转;内容刻画人物形象上,前文写了渡夫经受的打击、苦难,而仅隔一晚,态度发生巨大变化,看出人物胸怀的宽广,洒脱豪放,同时也可理解为排遣自己的痛苦;抒发的思想情感上,默默的承受变化突变为纵情高歌,体现了苦难的深重;主题的关系上,歌声也唱出了渡夫的心声,体现了渡夫对生活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