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六 )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再加上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这个学期我更应该关注的是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继续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 。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