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诗词之前怎么介绍 有哪些适合在书签上写的诗词或句子(11)


在五言诗中这种当句救也叫“一拗三救” 。在七言诗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如第三字用仄声字那么第五字必须用平声字补偿 。例如;
甲申重阳登高赋
再如:
元夕逛灯街
十里长街彩烛光,银花火树映天堂 。
龙飞凤舞灯数万,虎跃鸡鸣车几行 。
户户窗前照圆月,人人身上饰新装 。
星移汉转玉轮去,仍是满城烟火香 。
这首诗颔联第一句中的“数”字应该是平声字,但用的却都是仄声字,“拗”了,但颔联第一句中的“车”字,为平声,这样就以“车”字,补救了“数”字 。这也是对句救 。
3:可救可不数;
同样也是在A式句中既五言诗“(仄)仄平平仄”七言诗“(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五言诗第三个字,七言诗第五个字,用了仄声字,而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没用仄声字,这种情况叫“半拗”或“小拗”,是可救可不救的 。例如: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这首诗颔联第一句第三字“几”用了仄声字,是“半拗” 。本来可救可不救的,因为“一,三”不论的 。但作者在第二句中第三字“秋”字给救了 。“秋”救“几”也是对句救 。例如七言律诗:
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独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这首诗中第七句“况是清明好天气”用的是“(仄)仄(平)平仄平仄”的格式 。再比如:毛泽东主席的《送瘟神.其二》中第七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答友人》中第七句“我欲因之梦廖廓”都是用的这种“(仄)仄(平)平仄平仄”的格式 。在律诗中这种格式,一般都在第三句或第七句中 。所以这种格式,称为特殊的平仄格式,也可以当正规的格式用了 。
格律诗拗救公式: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仄) 仄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5:非格律诗的技巧前面讲的是历代公认的必须遵守的规则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当然这只是追求一种更完美,作者不一定要遵守,只是需要了解而己 。第一;广互救;就是可以不救的,也去救 。如七言的第一,第三字,除了犯孤平句外,本可不论的,不必去救 。但有的作者为使句子音调更美,更加显得抑扬顿挫、铿锵优美,也去尽可能救 。有在本句中第一字与第三字互救 。如;若非群玉山头见……李白《清平调词》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也有在对句中一与一互救,三与三互救的 。还有的除本句互救外,同时在对句中又救的,如: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杜牧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 。……王建由于采取这种多重互救的方法就使“(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变为如下句式:“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诗词文苑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display.php?fid=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