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战争 毛泽东关于战争的诗歌( 四 )


这篇“祭文”采用四言诗的形式,一方面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创建大中华的丰功伟绩,一方面谴责了清政府近百年来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同时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收复国土、保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语言朴直,内涵丰厚,爱国报国卫国之情,充溢其间,浩荡正气,令人感奋!
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昆仑.》的抗战主题是有争议的 。
1958年之前,关于这一首词的抗战主题就有争议了 。
根据这一情况,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上批注云:“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 。”——其实,1957年5月12日,毛泽东在学英语时就曾说过同样内容的话:“《念奴娇.昆仑》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是反帝的 。”(见林克《忆毛泽东学英语》,《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只是当时这话未曾对外透露,所以,外界并不知道此话语 。
任何一个作品,作者是始终拥有解释权的 。也只有作者的解释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才是最具有权威性的 。如果作者自己没有确定主题,而结果又是形象大于思维,那么,主题就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罢了 。既然作者说了,那就要尊重作者的意见,至少不能随便否认 。研究文学作品,对其他人是如此,对毛泽东也应如此!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指1937年至1945年的战争 。而毛泽东的《昆仑》词作于1935年 。怎么能说是抗战诗词呢?
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狭义概念,是指中国的全面抗战 。广义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
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早在长征之前,毛泽东就签署了中央工农政府的《对日本宣战通电》(1932年4月26日)和《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1934年7月15日),长征结束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又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及蒋介石出卖中国出卖华北宣言》(1935年11月13日)同月28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又发表了《抗日救国宣言》,提出“十大纲领”,制订了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总之,全国的抗日高潮正在兴起 。1935年9月17日,红军攻克了天险腊子口,毛泽东亲率大军登上岷山主脉 。银峰环立,积雪千里的岷山被征服了,万里长征的最后胜利已成定局 。但是,新的民族战争的重任摆在眼前,日本帝国主义这座大山正横亘在新的前进的道路上 。毛泽东脚踏岷山之巅,面对那更加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昆仑,胸中激起了排山倒海的豪情 。因而,在六七月间登岷山支脉遥望昆仑时所见所感的基础上,进一步酝酿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主题,并在十月初,在《长征》写成之后,又挥动如椽巨笔,借昆仑为题,抒情言志,写下了《念奴娇.昆仑》 。
虽然词里明确的反帝对象是美、欧、日。但根据时代背景,明显的、主要的是指日本帝国主义 。
这可以用毛泽东其它著作里的理论依据来证明 。
“横空出世,莽昆仑”——《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之后,世界的事情就联成一气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 。”词中“横空出世”的“莽昆仑”就是帝国主义这个怪物 。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中国人民不要帝国主义,全世界人民也不要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无存在之必要 。”你看,多么完全一致的句式和语意啊!此文句难道不可以直接作为此诗句的翻译吗?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论持久战》:“人类一经消灭了资本主义,便到达永久和平时代 。”《实践论》:“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 。”,“只有帝国主义被消灭了,才会太平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91页),“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 。”(引自1967年4月15日《人民日报》),“一个没有帝国主义、没有资本主义、没有剥削制度的新世界,一定要建立起来 。”(引自1966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毛泽东的抗战诗词,虽然在毛泽东诗词中不占主导地位,但是,它也是毛泽东诗词的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
——毛泽东诗词也抗日!
关于毛泽东的诗词里涉及的战争...清平乐 会昌 1934 夏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