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古诗词白居易 钱塘江春行唐白居易古诗大全( 二 )


钱塘江水好像懂得了我这离去友人的“孤客”的苦闷心绪,一阵温暖平和的南风飘然而过 。莫要用当今流行的势利眼光轻视那些多年遭受挫折的人 。你我要勤向寄书问讯,钱塘上握别的不忘友谊的忠信誓言一定要遵守 。
5、《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代: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
译文: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 。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 。谁像我东坡苏老 。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
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 。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 。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 。
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 。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 。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
关于钱塘江的四句的诗钱塘江四句的诗:
《七绝·观潮》
现代·毛泽东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
《忆钱塘江》
宋·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

《横江词》
唐·李白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
《观浙江涛》
徐凝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
白居易钱塘江春行借哪两首诗句欣喜的告诉人们 但春光以给自然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钱塘江春行> 的诗句,《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
导读:《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 。白居易是在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 。
译文:①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②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④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
赏析: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
结构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 。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
艺术特点
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 。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人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 。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体”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香山、白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