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湖诗词 阿炳的生活背景是什么( 八 )


相传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访惠山寺 。寺僧性海砍倒一根竹子,一截为三,搭成竹炉,上架钵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 。朱元津品尝了竹炉上煮的茶,极为满意,赞扬性海是罗汉下凡、后来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创建听松庵,退居庵内,品茗听松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竹茶炉,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 。竹炉高不过一尺,外面用竹编织,里面填土,炉心装铜栅,形似道家的乾坤壶,叩之有金石之声 。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 。当时名画家王紴作画,学士王达题诗,合成《竹炉图卷》共四卷,使竹茶炉流芳于世 。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广提学副使的邹迪光重建弥陀寺时改名“竹炉山房”,专门在这里用竹炉煮茶招待四方宾客 。后原炉多次被毁,康熙年间,无锡著名词人顾贞观在1684年重制了两只竹炉 。竹炉山房也几经重修,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 。1984年把乾隆诗碑移到山房门厅和廊下 。正中一块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来无锡写的《咏惠泉》诗,背面刻着乾隆第四次来无锡时写的4首诗 。东边一块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来无锡的诗句 。
【“天下第二泉”—二泉亭—漪澜堂—阿炳墓】
出竹炉山房南行,就是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二泉”所在地 。惠山一带,林木茂盛,泉水丰富,自古素有“九龙十三泉”之称 。其中“二泉”更是出名 。“天下第二泉”得名于唐朝,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唐代茶圣陆羽,遍尝天下名泉名茶,认为“庐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从此惠山泉就以“天下第二泉”的美名享誉四海 。
“二泉”得名以来留下了许多人文古迹 。唐代时无锡地方官把“二泉”水送往长安 。到宋徽宗时“二泉”水被列为贡品,“月进百坛” 。苏东坡品饮“二泉”水后,赞称“色味两奇绝” 。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六次南巡至无锡,每次必到“二泉”品茗,并吟诗题字 。20世纪40年代,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作二胡曲,取名《二泉映月》,更使“二泉”驰名中外 。
“天下第二泉”泉址于1954年进行了全面整修 。1992年6月对“二泉”进一步清理疏浚 。现在“二泉”泉水随山势自西向东,分上、中、下三池 。上池为八角形泉井,深1.94米,水质最好;中池深1米,正方形,紧靠上池,两池都是石底,青石围栏 。池上的“二泉亭”,初建于南宋初期,是宋高宗赵构到此巡游时特地下令建造的,并题有“源头活水”四字 。亭顶装饰双龙戏珠 。现在的亭子重建于清同治初年(豆862年) 。亭壁上石刻“天下第二泉”出自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 。泉水通过暗渠从港澜堂底流入下池 。
漪澜堂位于二泉庭院正中,四周游廊环绕,游客们在此可小想品茗 。苏东坡有“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的诗句 。乾隆多次在此设御座品茗,堂前匾额是现代书法家费新我所书 。大门柱上有苏东坡的诗:“雪萍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怕惠泉 。”
三池中下池最大,长8.6米,宽5.7米,深0.33米,是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开凿的 。西池壁正中有一石螭首(俗称龙头),双爪前踞,龙颈弯突,张开大口,清泉白龙口倾注而出,构成“螭吻飞泉”胜景 。石始建于明朝弘治初年,最初采用无锡本地黄色阳山石雕凿而成,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为“天下第二泉”内现存年代最早的一件古迹 。池前一组太湖石,叠成观音立于鳌背像,世称“观音石”,右为龙女,左为善才 。观音石下有一段铭文,落款“蕙岩”,说明这是原礼部尚书顾可学别墅“蕙岩小筑”中的遗物,清乾隆年间才移到此地 。
无锡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钩的墓,坐落在锡惠公园春申涧流向映山湖的洞口南边的山坡上,音乐台背后山头墓地林间,树立着这位民间音乐家的铜像 。阿炳信道教,道名彦钧,无锡东亭人 。生于1893年8月20日 。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对民族乐器琵琶、二胡有很深的造诣,后来双目失明,流落街头 。直到解放后重获新生 。阿炳墓原在河口灿山下“一和山房”道教墓地 。1983年12月,迁葬于此 。
阿炳的代表作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创作于1939年,是作者心声的流露及生活的写照 。全曲由引子和6个阶段构成,是循环变奏的曲式结构 。《二泉映月》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时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纷纷改编,成为一支誉满国际的名曲 。
【愚公谷—春申涧—映山湖—惠山泥人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