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宋诗词的方法读后感 宋诗三百首的读后感( 十 )


“疏狂”二字为本词之目。“疏狂”者,放任不羁之谓也 。词人之性格如此,生活态度如此,故尔充分显现其性格与生活态度的这首词,艺术风格亦复如此 。“我是清都山水郎!”出口便是“疏狂”之语“清都 ”本自《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即传说中天帝之宫阙者是。“山水郎”,顾名思义,当为天帝身边主管名山大川的侍从官 。可以名正言顺地尽情受用如此至情至性的美差,真个是“天教分付与疏狂 ”!上片四句二十八字,本自陶渊明之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田园居》五首其一)一意 。陶渊明之后,隐逸诗人、山水诗人们各骋才力,所作名章隽语,即便不逾万数,也当以百千计,但象朱敦儒这样浪漫、超现实的奇妙构思却并不多见 。
词的下片用独特笔法为读者塑造了李白之外的我们又一个“谪仙人 ” 。他连天国的“玉楼金阙”都懒得归去呢 ,又怎肯拿正眼去看那尘世间的王侯权贵!由此愈加清楚地见出,上片云云,与其说是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毋宁认作对玉皇大帝的狎弄 。这倒也不难理解,感觉到人世的压抑、渴望到天国去寻求精神解脱的痴人固然所在多有;而意识到天国无非是人世的翻版,不愿费偌大气力,换一个地方来受束缚的智者亦不算少 。词人就是一个。他向何处去寄托身心呢?
山麓水湄而外,惟有诗境与醉乡了 。于是有“诗万首,酒千觞 ”,有“且插梅花醉洛阳” 。洛花以牡丹为最 。
宋周敦颐《爱莲说》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词人志向高远自然不肯垂青于自唐以来,颇受推崇的牡丹,而宁取那“ 千林无伴,淡然独傲霜雪 ”(《念奴娇》)的梅花了 。清人黄蓼园曰:“希真梅词最多,性之所近也。”(《蓼园词选》)“故而词人不说”且插牡丹醉洛阳”,偏云“且插梅花醉洛阳”,盖另有寄托 。
作者选中梅花,是取其品性高洁以自比。“高洁”与“疏狂 ”,一体一用,一里一表,有机地统一在词人身上 。惟其品性“高洁 ”,不愿与世俗社会沆瀣,才有种种“疏狂” 。
此词体现了词人鄙夷权贵、傲视王侯的风景,读来令人感佩 。无论从内容或艺术言之,这首词都堪称朱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资旷远 ”,婉丽流畅的小令 。全词清隽谐婉,自然流畅,而且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上片第一句“天教懒慢带疏狂”,下片的“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阳 ”,表现了词人的潇洒、狂放和卓尔不群,照应了“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则照应了“懒慢” 。
贺新郎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
甚矣我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情与貌,略相似 。
一尊搔首东窗里 。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
知我者,二三子 。
正如本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 》“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考证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左右 。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 。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即取陶渊明《停云》诗意 。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 。这首词的上片一开头“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即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 。《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如果说,孔子慨叹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弃疾引用它,就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 。辛弃疾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是很自然的 。这里“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 ,用以强调“零落”二字 。接着“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数语,又连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和《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叙自己徒伤老大而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朋友,写出了世态关系与自己此时的落寞。“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两句 ,是全篇警策 。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 )可喜 ,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 。这与李白《敬亭独坐 》“相看两不厌”是同一艺术手法 。这种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 。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作品里的主体意识,易于感染读者。以下“情与貌,略相似。”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 。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崇高、安宁和富有青春活力等 。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