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宋诗词的方法读后感 宋诗三百首的读后感( 六 )


1.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
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 。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 。“遗”,即保留 。“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 。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 。“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
2.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 。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 。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对联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标准之一 。而《红楼梦》所表达的是反封建的思想,也就是反封建正统的思想,因而脂砚斋会把它评为“此联极俗” 。
那么到底这对联传达的思想认识好不好呢?如果处身于曹雪芹或者鲁迅的时代,我们肯定说不好 。因为当某些人自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时侯,我们要么正在为能否达到这一层次而奋斗而苦闷,要么正在象阿Q一样在饥饿线上挣扎 。而现在不同了 。凡是能上网来回答问题的同志们谁能和阿Q的地位相同呢,所以我们都认为对联好 。
4.禹锡 浪淘沙九首之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逐客似沙沉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1、迁客:遭受贬谪客居他乡的人 。
2.淘、漉:过滤 。
两句诗的前两句是:“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全诗的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恶流一样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 。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诗人屡遭贬谪,坎坷备历,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 。诗句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予人以哲理的启示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涛沙》
表示淘金要“千淘万漉”非常辛苦,终于的到金子了,写的是淘金女的艰辛,和帝王将相不管人民的死活 。
现长常被用来表示不畏艰难 。
5.乙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 。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 。其祖、父皆为进士,在北京做官 。他目睹清王朝的昏庸腐朽,曾写到“官吏士民狼艰狈厥,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又或餐烟草,习邪教,取诛戮或冻馁以死,终不肯治一寸之丝,一粒之饭以益人 。”认为清王朝是“衰世” 。他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只做了几任小京官,后辞官 。他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专制,要求进行社会改革,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气势磅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