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如何有效管理员工方法 |小公司如何有效管理员工方法

小公司如何有效管理员工方法 (小公司如何有效管理员工方法)

【小公司如何有效管理员工方法 |小公司如何有效管理员工方法】

跟小企业打交道,老板们问的最多的是,那些成体系的管理方法好是好,可是我还是想问问有什么管理诀窍,见效快、好使,还不用那么费事的,譬如四大技能、六大秘籍、八大功法、十大绝招之类的……
企业管理体系里面的各个环节确实是环环相扣、共同发力的,不过具体到每家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管理基础一般都不够牢固,按照管理专家的标准,谈不上什么管理体系,但这些企业活得好好的,虽然说不上百年老店,但是十几年来日子过得不错,业内小有名气,经营情况蒸蒸日上,员工稳定干劲足 。他们的成功还是有目共睹的,这其中必定是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绝招” 。因此我们特意研究了身边那些成功的小企业,今天就来揭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0大绝招,希望这些“致胜绝招”能让其他小企业有所启发 。
10
核心竞争力就是老板本人
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里不可替代、不可复制、学不来、抢不走的特质 。这些特质可能是客户资源、可能是渠道、也可能是技术,更多的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种觉察力,老板总是能在危险发生之前提前预判、危险来临之时从容化解危机、人人都不认为是机会的事情上及时出手,一段时间后人们才意识到这决策无比睿智和神奇 。而这一切都附着在一个人身上,他就是老板本人 。
这种特征的企业在成功小企业里是最多的,老板大多数是销售出身,情商极高,再挑剔的人,跟老板见一面几分钟就会“爱上”他 。老板是最大的推销员,一多半客户都是老板的铁杆粉丝,就认老板这个人 。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本来是一个周游世界“到处去看看的”学生娃,穷游途中顺便去日本游玩,灵机一动想到了把日本的跑鞋介绍到美国去卖,阴差阳错见到了制鞋公司的老板,结果就谈成了美国的代理业务 。回去找人聊天一不小心就把他自己的教练、学校的球队队长、女朋友、律师一个个都吸引过来……一个代理别人家跑鞋的只有一个人的公司,最后成就了一个世界级的运动品牌 。
也有很多小企业家是技术出身,尤其是在互联网和科技企业里最为多见,创始人本人具有极强的技术背景,单单老板的名字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小米算是这类企业里的典型代表了,10年前,小米还是一个只有14个人的小企业,10年后,成长为一个进入500强的世界级企业 。雷军在小米初创期特意低调处理,不让人们知道小米是雷军的公司,用来证明小米的客户确确实实是因为产品而来的,但谁又能说,初创期小米的团队成员哪一个不是冲着雷军这个人去的呢?
9
亲戚朋友齐上阵
小企业资源不够丰富,除了老板本人,能够利用的资源也就是他周围亲戚、朋友们了 。因此,成功小企业,除了老板本人的个人魅力之外,就是亲戚、朋友多了 。有了亲情、友情的加持,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让小企业能够专注于经营和面向客户的事务 。阿里巴巴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了,十八罗汉里除了马云的同事、就是同学、学生了 。包括马云在阿里之前的创业经历,每一个也都是受益于他的同事以及同事的亲戚朋友 。
至于有人说,创业一定不要跟找亲戚朋友,容易变得没朋友 。这说法也不错,确实有很多亲人反目、朋友成仇人的例子,但这些大多是利益分配问题或者是企业发展路线分歧 。如果企业家创业初期连这些基本问题都无法达成一致,或者是无法通过协商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的话,未来发展中那么多更难的问题还怎么解决?
8
高薪酬、高激励
如果亲戚、朋友没那么多,或者都是圈外人士,那就要靠自己了 。高薪酬吸引人才无疑是比较常用的见效快的方式,早期外企进入中国时就是用的高薪酬策略,很多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为了抢夺人才,大多也是采取了高薪策略 。华为是这类绝招里最为典型的,90年代,一个小型初创企业的华为,没什么可以跟大型跨国通信企业竞争,正是采取了高薪策略,让90年代末的理工男们纷纷加盟,极大地充实了华为的研发队伍,现在人才济济的华为已经不再拿高薪做为吸引人才的卖点了 。
如果是初创企业,没有那么多资金作为人力成本,于是采取了股权激励的薪酬方式,用期权、期票、股票等方式,希望用未来的高薪来吸引人才,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7
高淘汰、高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