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的诗词赏析 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急求(13)


末句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 , 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 , 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望岳的赏析100字《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 。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 , 杜甫二十九岁时 , 到兖州探望父亲后由齐入鲁 , 途经泰山 , 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诗人仅存少数的早年作品之一 。人们在品读此诗时 , 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 , 恐怕更多的是被诗中那种“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所激动、感染 , 因为这既是盛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 , 又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启示 。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 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 , 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 。此后大约三四年内 , 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 , 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 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 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
全诗可分两大层 , 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 , 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 。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 , 其北为齐 , 其南为鲁 , 齐、鲁之“青” , 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未了” , 绵绵不尽之意 。这里 , 诗人想说的是 , 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 , 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这是近望所见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 , 用的是虚笔 。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 , 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 , 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 , 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 , 这是实写 。“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 , 山南先得日光 , 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 , 在晓犹昏 。“割”字炼得极好 , 从山的北面来看 , 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 ,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 , 也写了泰山景物 , 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曾云 , 决眦入归鸟” , 写的是实景 , 乃细望所见 。泰山极高 , 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 , 层出不穷;又极幽深 , 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 。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 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 , 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常以“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 , 没有这样的情怀 , 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 , 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 , 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 , 它不讲究平仄 , 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
二、问题研究
《望岳》的艺术特色

【望岳的诗词赏析 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急求】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 , 但没有为此写诗 。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 , 忆戏东岳阳 。穷秋立日观 , 矫首望八荒 。”“日观”即日观峰 , 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 , 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 。以杜甫的才情 , 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 , 再写几首决非难事 , 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 , 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了泰山的形神 , 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 , 确实不需要再写了 。我们读这首诗 , 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 , 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 , 更使人浮想联翩 , 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 , 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气概 , 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 。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 ,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