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阅读答案( 六 )


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句话描绘了千里马怎样的境遇
7、“一食或尽粟一石”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目的何在
8、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结合文章资料分析文中表达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感情 。
1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怎样流露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第二段的四个“不”字的根源是什么运用排比修辞方法的目的何在
12、以我们熟知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言之不序地谈一谈“人才就应具有哪些素质” 。
【试题五答案】
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3)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1)有两个特点:食量大和能够日行千里 。
(2)首先要观察和辨别人的潜力大小然后给他们带给施展才能的机遇在实践中挑选辨别人才 。
3、(1)首先写了千里马辱没在奴隶人手中至死而名不称的终身遭遇 。然后写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遭遇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的待遇都办不到最后写了千里马不被人理解不被人赏识反而被埋没摧残 。
(2)暗示了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反而摧残埋没人才致使大批人才被埋没 。
4、(1)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千里马被埋没摧残完全是因为没有伯乐发现赏识它 。
(2)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论证的前提立论的根据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
5、怀才不遇愤世嫉俗 。
6、这句话描绘了千里马的终身遭遇是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 。
7、(1)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
(2)目的是强调千里马的食量大与众不同为下文食马者的无知表现做铺垫 。
8、第一段的“也”:无限痛惜 。第二段的“也”:愤怒、谴责 。第三段的“也”:深刻的嘲讽 。
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感 。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表达作者无限痛惜的情感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顾惜”表达作者愤怒的谴责 。
“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作者深刻的嘲讽 。
10、伯乐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人才 。
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 。千里马对伯乐有依靠的关系 。没有伯乐的发现和常识千里马就会被摧残和埋没 。
流露作者怀才不遇愤世嫉俗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
11、源于“食马者”的无知 。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不平之感表达千万有才之士的悲愤 。
12、就应有《岳阳楼记》中滕子京那样逆境中不计个人得失将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素质 。就应像《曹刿论战》中的曹刿那样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有职责感 。就应像《毛遂自荐》中的毛遂那样有但有识文武双全以三寸之舌台于百万之师求国于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