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北征翻译 北雪犯长沙杜甫翻译( 四 )


阴风从西北吹来,惨淡地随着回纥 。
回纥怀仁可汗愿意帮助唐朝,回纥的特性是善于驰骋冲击 。
回纥送来了五千个战士,赶来了一万匹战马 。
这些兵马以少为贵,唐朝及其他民族都佩服回纥勇猛好斗 。
所用的都像猛鹰飞腾,破敌比射箭的速度还要快 。
皇上的心思,是虚心的期待争取回纥帮助,当时的舆论却颇为沮丧不愿借兵于回纥 。
伊水洛水一带很快就可以收回,长安不必费力就可以攻拔,就可以收复 。
唐朝的官兵请求深入,全部是养精蓄锐,要收复敌占的地区,可不必等待 。
此举全面反攻可以打开青州和徐州,转过来可望收复恒山和碣石山 。
秋天本来就多霜露,正气有所肃杀 。
祸机转移已到亡胡之年,局势已定,是擒胡之月 。
胡人的命运岂能长久,皇朝的纲纪本不该断绝 。
回想安禄山乱起之初,唐王朝处于狼狈不堪的境地,事情的发展与结果不同于古代 。
奸臣杨国忠终于被诛杀,同恶的人随着就被扫荡、瓦解、离析 。
没有出现像夏及殷商那样的衰亡,是由于处死了像宠妃褒姒和妲己那样的杨贵妃 。
像周代汉代能再度中兴,是靠像周宣王、汉光武帝那样的明哲 。
还有勇武有力的陈将军,执行诛讨奋发忠烈 。
如今若不是有你陈元礼将军,大家就都完了 。
凄凉的大同殿,寂寞的白兽闼 。
长安居民都盼望着皇帝的旗帜重临,好的气象会再向着长安宫殿 。
先帝园陵本来有神灵保佑,保护陵墓、祭礼全部执行不能缺失 。
伟大辉煌的太宗奠定了强盛的基业,他所创立建树的功绩,实在恢宏发达 。
[3]
创作背景
756年(唐肃宗至德元年),杜甫自鄜州(今陕西富县)赴灵武,中途为胡兵所俘,被解送长安困居 。
757年(至德二年)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二月,肃宗自彭原(今甘肃宁县)迁凤翔(在今陕西) 。
四月,杜甫逃出长安,奔赴凤翔,到达后,在五月十六日受任左拾遗 。
就在这个月,他上疏论房琯不应罢相,触怒肃宗,几陷不测,后来得到宰相张镐的解救,才幸免于难 。
杜甫出于为国而奋不顾身,仍想积极履行谏诤职责,肃宗对此并不乐意,在八月底下“墨制”(皇帝用黑笔亲书的诏令)准他鄜州探家 。
这一年闰月的八月初一日,杜甫自凤翔出发赴鄜州,到达后写了这首《北征》 。
鄜州在凤翔东北,“北征”即北行之意 。
[4]
作品赏析
杜甫的这首长篇叙事诗共有一百四十句,它像是用诗歌体裁来写的陈情表,是他这位在职的左拾遗向肃宗皇帝汇报他探亲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见闻感想 。
它的结构自然而精当,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
全诗分五大段,按照“北征”,即从朝廷所在的凤翔到杜甫家人所在的鄜州的历程,依次叙述了蒙恩放归探亲、辞别朝廷登程时的忧虑情怀;归途所见景象和引起的感慨;到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的悲喜交集情景;在家中关切国家形势和提出如何借用回纥兵力的建议;最后回顾了朝廷在安禄山叛乱后的可喜变化和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对肃宗中兴的期望 。
这首诗像上表的奏章一样,写明年月日,谨称“臣甫”,恪守臣节,忠悃陈情,先说离职的不安,次叙征途的观感,再述家室的情形,更论国策的得失,而归结到歌功颂德 。
这一结构合乎礼数,尽其谏职,顺理成章,而见美刺 。
读者不难看到,诗人采用这样的陈情表的构思,是出于他“奉儒守官”的思想修养和“别裁伪体”的创作要求,更凝聚着他与国家、人民休戚与共的深厚感情 。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这是全诗反复咏叹的主题思想,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主要特征 。
诗人深深懂得,当他在苍茫暮色中踏上归途时,国家正处危难,朝野都无闲暇,一个忠诚的谏官是不该离职的,与他的本心也是相违的 。
因而他忧虞不安,留恋恍惚 。
正由于满怀忧国忧民,他沿途穿过田野,翻越山冈,夜经战场,看见的是战争创伤和苦难现实,想到的是人生甘苦和身世浮沉,忧虑的是将帅失策和人民遭难 。
总之,满目疮痍,触处忧虞,遥望前途,征程艰难,他深切希望皇帝和朝廷了解这一切,汲取这教训 。
因此,回到家里,他虽然获得家室团聚的欢乐,却更体会到一个封建士大夫在战乱年代的辛酸苦涩,不能忘怀被叛军拘留长安的日子,而心里仍关切国家大事,考虑政策得失,急于为君拾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