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培训学习总结格式怎么样?( 六 )
三、总结反思
1、如何看待语文教学中的“标准现象”?
我们现在已经接受了“对于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这个理念,这是语文教育的一大进步 。但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对于学生各有千秋的个性化理解怎么办?是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还是允许答案的丰富多彩?学生提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解与获得比较一致的标准答案是否矛盾?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应该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解释或相对客观的标准答案 。同时我们又要承认只要是理解就有不同 。阅读是一种体验,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尤其是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和我们教者不同的独特体验 。怎么办?我觉得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地个性化地理解文本,形成教师、学生和文本(实质是作者)三者之间的“对话” 。但是,不能因为“对话”的教学理念而陷入相对主义的操作中 。在关系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因为“对话”之后,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文本之后,并不意味着他的个人理解就一定是正确的,也不意味着否认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是就个人的内心体验和个人视角而言的 。但就文本传达的信息来说,我们并不能说一千个哈姆雷特都切近文本的“理解” 。我们完全可以暗示学生哪一个是比较贴近课文的、比较“标准的”理解 。或者直接告诉学生哪一种或哪几种理解更具有说服力 。采用这种既发散又集中的方式,既照顾到了我们考试时的“标准答案”,又让学生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总之,教师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一个比较一致的“标准” 。遇到多样问题时,教者绝对不能模棱两可 。
我们在二十八中听课遇到这样一个课例:刘丽老师在领学生分析“嫩嫩的,绿绿的,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这一句子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的说:叠词运用得好;有的说:口语用得好;有的说:反复这一修辞运用得好 。刘老师给予这些孩子不同的肯定后说:最好把你们几个人的答案综合起来那就更全面更准确了 。这时突然有个孩子举手示意老师,他问:作者为什么用“瞧去”而不用“看去”,难道仅仅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吗?对于这一突然的提问,刘老师马上组织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出的结果同样是各有千秋 。有的说:作者这是在散步时随便随意地看;有的说:这是作者有目的的看;还有的说:这与作者的语言风格有关,要是鲁迅肯定不这么写 。就这三种意见全班表决,结果是赞同第一种意见的居多 。这时刘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她也是更倾向于无目的的看,随意的看 。因为这样更显春草之多,到处都是 。
- 《桦泽紫苑学习法》读后感精选
- 《打造让孩子自主学习的住宅》的读后感大全
-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读后感精选
- 出国学习个人总结篇三
- 学习最重要的是
- 良好的学习态度助你成就人生
- 学习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如何写?
- 农村口腔社会实践报告写法怎么样?
- 学院学习部工作计划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