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北风光的诗句、、火烧眉毛 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 边塞风光的诗句 写边塞风 何谓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更多关于描( 五 )


“轮台九月风夜吼”,由暗写封转为明写,由白天的风色转为夜晚的风声,狂风咆哮 。
紧接着以石头来侧面描写风,大如斗的石头随风乱走,勾勒出风的狂暴 。
这种恶劣环境中,顶风冒寒前进的唐军将士出现了,“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重任在肩,“半夜军行戈相拨”,以戈相拨写军容整肃,“风头如刀面如割”,以面如割写行军感受 。
连战马都感受到了临战的紧张气氛,“汗气蒸”,“旋作冰”对战马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的刻画,是诗人细致观察的结果 。
经过这样充分的烘托铺垫后,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这样的军队,又有谁能敌呢?B、诗歌还擅长用反衬和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艰苦,天气的恶劣,从而反衬出将士的不畏艰难和高昂的爱国热情 。
C、从句式上来看,押奇韵,每三句一换韵,三句之中句句押韵,形成拗峭劲折的音节 。
似紧锣密鼓,形成紧张急促的节奏,犹如战斗进行曲 。
编辑本段六、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
1、概况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
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 。
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
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 。
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
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
2、诗歌欣赏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塞下曲(二首)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己亥岁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编辑本段七、边塞诗鉴赏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