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古诗词全部的复习提纲( 二 )


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 。
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 。
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 。
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
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 。
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
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
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
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 。
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 。
“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
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 。
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 。
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 。
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 。
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