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和“一”这两个字的古诗 五字古诗( 三 )


“陈老师说 。
她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笔记本,分门别类积累这些句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 。
坚忍、宽容、善良……学生在收集句子的过程中也会与这些句子和思想产生链接 。
这种触电的感觉真好:“这句话妙极了,我的一段经历不是正好诠释了这段话吗?”一篇文章自然而然的就写出来了 。
另外,陈老师认为写作离不开鲜活的生活经历,孩子都有自己的经历,比如弹钢琴、跳舞、参加自招考试,所有的一切都是课堂,经历,弥足珍贵 。
要让孩子多去体验生活 。
“写作其实就是孩子的生活与阅读之间产生链接的一瞬间 。
那一瞬间,孩子忽然明白这件事就是这样的 。
动起笔来,一气呵成 。
但这一定建立在广泛的积累上 。
”陈美说 。
中考前最重要的是“查漏补缺”
中考前,别的老师都“争分夺秒”,陈美却认为应该“慢下来”“沉下来”,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多交给孩子自己,让他们根据自己学习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 。
从中考前40天开始,陈美老师就不再布置任何语文作业 。
用她的话说,临近考试,多做一张卷子少做一张卷子已经关系不大了 。
但不布置作业并不是说学生可以把语文丢下不管了,她请学生每天花15分钟的时间在语文学习上 。
这15分钟用来做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
考试要考的几块,自己哪部分还比较薄弱,学生可以结合自己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用这15分钟的时间针对性的加以练习 。
比如,写作如何查漏补缺?陈老师有一个方法 。
她把全班同学写过的作文按主题分成几大类,社会、家庭、校园、个人成长等等 。
然后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那一篇找出来放到每一类的最上面,有的学生会突然发现自己还从没写过某一类的作文,赶快把这一类写作补上 。
中考前两周,陈老师会开“专家门诊”,为每一个学生“把脉” 。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为学生做一次针对性的辅导,陈老师戏称这是一种“精准扶贫” 。
在陈老师看来,语文是有温度的,她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最终获得的不只是分数,更是品格、思想和表达 。
她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有良好的品格,有自己的思想,还能把思想表达出来,有文化内涵,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
“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是靠做题目做出来的 。
”陈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