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中诗词 关于茶道的美文( 四 )


清茶一杯赛美酒,飞舞的茶香也飘逸 。走过喧嚣浮尘,蓦然发现,平淡,才是最真最美!!
品茶人生
平生烟酒不沾,惟一的嗜好便是饮茶 。只要有空闲,便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 。然后坐在一旁,静神观看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 。
用玻璃杯沏茶别有一番韵味 。透过昌莹透明的杯体,可以享受更多的茶趣 。尤其下班之后,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静静地观望着眼前杯中的变化,你会发现其乐无穷 。观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蒙飘缈的雨雾,透过这如烟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际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眼前仿佛会出现一幅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闲梦江南梅熟时,夜船吹笛雨潇潇,入语驿边桥” 。
那杯中的茶叶更是变幻莫测,朵朵嫩芽,缓缓舒展 。或恰如雀舌,或旗(嫩叶)枪(芽尖)交错,摇曳沉浮,百态千姿,栩栩如生 。细心观察,那片片绿芽上竟会看出茸茸细毫,犹如勃勃生机的春天 。举杯品茗,香郁味醇,舌尖销觉茶韵清苦,细细品尝,回味之中略有甘甜 。
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感受到许多,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
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地无足轻重,但却又是那样地微妙 。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价值 。
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可口的香茶,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所关注、所品味的已经不再是那片片茶叶了,而是这杯中之水了 。
这一切又何尝不像人的一生?在沧海人世之中,每个人都宛如一片茶叶,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人生的历程 。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不会去刻意地留心每一个人,就像在饮茶时很少有人会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叶一样 。茶叶不会因溶入清水不为人在意而无奈,照样只留清香在人间;我们每个人也不必因融合于集体不被人所关注而沮丧,因为我们已经成就了他人,帮助了社会,贡献了自己,陶冶了人生 。茶树年年有新芽,生命之树常青 。
进而言之,茶叶的价值就在于溶入水中成为茶水 。多好的茶叶,无论是西子湖畔的龙井,还是太湖洞庭山上的碧螺春,不管是武夷山绝壁的“大红袍”,还是福建安溪城中的铁观音,如果不溶于水,不为人所品、所尝、所饮,对于茶而言又有何用?作为一个人,他的学识再高,能力再强,不奉献于社会,又何足道哉?生命短暂犹若一片茶叶,不必去追求那所谓的永恒,追求生前的功名显赫,富贵利禄,如果为此穷尽一生,岂不是本末倒置?
古人云:“以有涯追无溽,殆矣 。”我以为,品茶之中所有体味到的感受,最为贴切的就是一杯清茶中的那种淡淡的滋味 。浅尝最为甘美,也最为持久 。凡事过度反而乏味,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穷困及逸乐,因一切甘甜已经遍尝,便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就会像浆酒霍肉之徒,就算眼前堆满山珍海味,也不会有任何胃口 。世间利禄来来往往,红尘滚滚炎凉荣辱,惟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 。这一切又与品茶何其相似 。茶,惟有苦涩,才能醒脑提神 。
唐代的刘贞德曾经总结说,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由此可知,茶在中国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饮料,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 。一个人若在茶中有品位,自然对生活、对情感、对生命会热爱 。而对生命热爱者,必然对人格有操守 。
正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俭德人” 。
香涩浓淡茶滋味
《西游记》里,齐天大圣与五庄观的大仙怄气,令人参果树萎地,求观音大士施展法力,使人参果树起死重生,众人皆是欢喜,颇类似茶的经历 。青青茶叶,素手采摘,妙手炒作,烘熏成品;每片茶叶,独善其身,同万万千千的茶胞们拥挤于载体,和而不流,一如君子;虽不象未摘前披绿带翠,依枝鳞簇,却因燥困,玉成坚贞,从而渡过悠悠的岁月,旦经冲沏,枯茶便沉溺在滚滚的热水中,于壶盏里婉转舒展,若咸鱼翻生,让人喜爱 。
采茶,制茶,沏茶,针对茶本身可谓无心插柳,待时成荫,茶能令人乐道,却也要手工调校,这茶本色,终究靠煅囤,才可褪去初生的青涩,再由热水冲泡,赢得最后的口碑,好比人的际遇,各有不同,历经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方是圆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缘起“素以绚兮”的绘事;想那金玉甘橘,无客问津,过了时令,难免败絮,其怀才不遇,呜呼哀哉,与谁悲恸?香草灰烬荒原,美人终老镜鉴,一生的芳华,沦作万古的尘埃,上天列之为刍狗,何尝不哀其伤?向阳的春花亦受乍寒的月照,争艳之际,人头攒动,凋零之际,寂寥独怆,其一盛一衰,表出世态炎凉,难怪东蓠采菊士不喜登徒子之德 。红尘间的香涩本有其熙熙攘攘或孤芳自赏的味道,生命的成长在于节气,而兴兴旺旺,却又需面面俱到的缘分 。刻意的真谛在于磨砺得自然,流众随俗,贵在真切,能长长久久,也算是柳下惠观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