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来翰墨缘:米景扬口述读后感精选( 三 )


口述历史不是被采访者口述这么简单,整理者还要有能力和专业素养去鉴别被采访者说到的错误 。本书中,米先生说1956年荣宝斋公私合营是不对的,荣宝斋1950年即公私合营 。书中提到的评书艺人,王杰魁,应为王傑魁,此处不能简化“傑”为“杰”,是因为北京是“傑”字辈,天津是“杰”字辈 。不过我怀疑《老北京的生活》里也都简化成“杰”了 。
《八十年来翰墨缘:米景扬口述》读后感(三):这就是“情之至也”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曾经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说的虽然是爱情婚姻,却委实可以推而广之 。任何情况,只要能够达到“情之至也”的程度,那就一定可以说道说道——譬如这本《八十年来翰墨缘:米景扬口述》 。
米景扬历任北京荣宝斋编辑、副编审、副总经理,对荣宝斋的历史可谓熟之又熟,对其中所经历过的那些与书画有关的人和事可谓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娓娓道来,而这本《八十年来翰墨缘:米景扬口述》确实也符合“情之至也”的评价 。倘若是对书画文物原本不那么熟知的人,通过这本书不难开辟一个新天地;而如果本来就是发烧友,那就简直是遇到“宝藏”了,流连忘返就是大概率事件 。
毕竟,荣宝斋的“大名”放在这儿呢!荣宝斋坐落在北京市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是一家经营文房四宝的老字号店铺,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而且,它不仅是一家店,更成为了那些书画家值得信任的场所,有“书画家之家”的美誉 。在这样一家老资格的店里,米景扬度过了自己的最难忘的时光 。他的这本回忆录,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生涯的回顾,也是对300年老店荣宝斋过往经历的一种见证——其中当然不乏收藏界的各种奇闻趣事轶事 。倘若有时间,这本书一定要细细读过,千万不要一目十行;如果还有机会,最好能够带着这本书去荣宝斋店里转一转、感受一下,看一看如今的荣宝斋,和米景扬记忆里的荣宝斋,其间又有几多“距离”?
想一想,这样的一种场景都足以令人热血沸腾,更何况这本书里还“附录”了徐悲鸿的《奔马图》、启功的书法、王雪涛的《荷塘戏禽图》,以及其他一些名书画家的“黑白”之作呢!名人辈出、佳作迭现、奇闻轶事不胜枚举,这就是《八十年来翰墨缘:米景扬口述》的价值所在 。单凭这些奇人趣事,也足够“赏析”一阵子了!虽然很多人没有机会见识到这些和书画有关的人和事,但通过米景扬老先生的回忆,得以“近距离”感受一番、回味再三,也不失为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
除了米景扬老先生的“精确”记忆,还应该记得这本书的作者,张龙翔老先生的真情奉献 。为了完成这样一本作品,作者与米景扬之间有过20余次访谈,积累了数十小时的音视频素材,以及形成的数十万字整理材料——确实不比那些书画佳作的价值小多少!而选择以第一人称来讲述这些过往的人和事,更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一种缘分,如果不用“独一无二”来形容的话,那又有哪个词可以更恰如其分地进行描述呢?尤为珍贵的是,最后那厚厚的“人名注释”,那哪里只是“人名注释”呢,简直就是一本不折不扣的书画名人小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