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怎么写?( 八 )


(三)习作方面 。引导学生留心四周事物 , 乐于书面表达 , 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 留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 , 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 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并且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 ,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
(四)口语交际 。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 ,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 , 领会要点 , 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 , 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引导学生学会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 , 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 , 努力用语言感动他人;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 并能扼要转述 。
(五)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 自主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 , 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 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 , 观察大自然 , 观察社会 ,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题目 , 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 共同讨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 , 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题目 。
三、具体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练习的过程 , 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 也是直接的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 ,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 , 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 , 老师做了大量的预备 , 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 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 , 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 , 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 , 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认真钻研教材 , 充分发掘教材中潜伏的德育因素 , 把德育教育贯串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 比如研究性学习 , 合作性学习等 。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 , 学生们一起学习 , 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 , 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 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条件下进行学习 。